2)第209章 战争经验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毫米榴弹炮便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德军观察员和德国总参谋部的眼球。施利芬在攻防演习中失利之后,总参谋部忽然发现用榴弹炮来攻破这种防御是个不错的主意。与弹道平直的长身管加农炮相比,榴弹炮的弹道更加高抛而弯曲,这便意味着这种火炮能比平射的加农炮更加容易的击中那些半掩埋于地下的低矮火力点,从而对其造成杀伤。由于炮弹的高抛特性,其最终命中的区域几乎都将是没有防御的穹顶,这种杀伤效果显然要比用速射炮去轰击经过加固的正面防御要来的有效得多(不明白的自行参照山口丁中福三炮亲舅舅被炸逼灌顶)。在鏖战一年的大连攻防战的最后关头,日军280毫米榴弹炮所发射的炮弹成功击穿了数个曾经屠戮了无数日本官兵生命的**堡垒的穹顶,极大的为后续攻城部队扫清了道路。如果日本人仍旧用普通的炮火加以平射的话,其最终付出的代价将比那个大得令人咋舌的伤亡还要惨重。

  除此之外,榴弹炮相比加农炮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其炮口初速比加农炮相对较低,能在同样的炮架上装备口径更粗的管子,而口径即是威力和正义。因此对付堑壕战中各种低矮的防御工事,榴弹炮既有命中优势,又有单发火力优势,所能取得的效果将较加农炮事半功倍。

  得知总参谋部所做出的反应,始作俑者的清英在感到诧异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欣悦和赞叹之情。德国人虽然素来以严谨刻板闻名世界,其在世界上印象也一直是循规蹈矩的工程师,然而他们在军事方面却极多诡诈,对战争和武器的嗅觉灵敏异常。在历史上的一战前夕,只有德国意识到了机枪将会给战争带来巨大的变革作用,从而在军队里大量装备了改良版本的马克沁;而在二战时期,也是德国人一枝独秀的从坦克支援步兵的教条主义中挣脱出来,将以内燃机为核心的坦克和作战飞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集中使用,仅用了6周时间便捅翻了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高卢公鸡。此番他们能够意识到榴弹炮在对堑壕防御战中所发挥出的威力,也是出乎清英意料的一个优秀的表现。

  在清英的推动下,德国陆军开始大量增加榴弹炮的订单,炮兵院校也扩大了招生的规模,向这支冠绝欧陆的军队输送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不过让清英感到暴汗的是,德国炮兵部队扩充规模的行为没有被议会所阻拦,反倒是遭致了来自陆军高层的内部反对意见。他们的理由竟然是炮兵作为陆军当中的核心,其大肆扩张必然会使得大量**分子混入军官团,从而极大破坏陆军的“纯洁性”。到了最后,其结果必然是以陆军引以为傲的王室化特征将不可避免的变成“国家化”甚至是“**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