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8章 经济和军队现状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缺的兵器而在德国各大造船厂内快速建造。而于1903年便开工了全重炮战列舰的德国主力舰队,更是在费希尔那创造无畏舰的“大胆的一跳”中,对积攒了数百年的海上优势因此瞬间清零的皇家海军占据了手握发令枪的绝对抢跑优势,迫使英国人以榨取老本的方式艰难跟进。其高筑的债台,让英国人在接下来的1907年必将成为声势已竭的劲弩,不可能再维持今年这般恐怖的暴兵速度。凭借作为穿越者的自己在海军领域所能创造出的先手优势,清英甚至觉得提尔皮茨的风险舰队将很有可能会成功实施:德国公海舰队将成为一支英国海军在各个方面都难以压倒的对手,而英国将在恐惧的阴影中谋求联合。

  而在陆军方面,这架由贵族军官团所掌控、在欧洲原本就凶名赫赫的普鲁士暴力机器,在清英所带来的装备强化下,其战斗力更是有了扶摇直上的飞跃革新。大量仿mg-08和麦德森的轻重机枪被德**工企业生产出来,如潮水一般轰然涌入了普鲁士及帝国各邦国的军队之中;新型60毫米迫击炮更是在军队中引发了一阵狂烈的热潮,其轻便可靠、威力巨大的优越性能为无数部队所争相列装。机枪和迫击炮的大量涌入,使得整个德国陆军的作战编制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专门使用它们的小型团体被建立起来,以独立的排和连的形式填充到军团之中。对于这一现象,清英心中颇感欣慰;如果每个德国步兵营在开战之时都能有一个机枪连和一个迫击炮连的话,那么无论面对何种情形都能应对裕加了!

  在战略上,清英也已经在历史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程度的改良。通过中东铁路的修筑和美味画饼的提出,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德国潜在的盟友,都表现出了比历史上对同盟国更加热切的态度。通过中东铁路的修建,德国不仅获得了奥斯曼帝国核心动脉的控制权,更可通过这一条铁路线进行贸易掠夺、将自己的势力和影响以各种方式向四周发散,继而逐步掌控这个奄奄一息的国度。只要这片“德意志的印度”和墙头草意大利能够站在德国这一边,那么他们对地中海芒刺在背式的威胁无疑将极大削弱协约国的战争能力,为德国在正面战争中创造出更加有利的态势。而在对英法俄的中欧正面战线,英法协约的推迟建立和俄国在远东战争的极大削弱,都赋予了德国比历史上更加广阔的战略空间:前者关于英国远征军驰援大陆的商议扯皮将较历史更加迁延推诿,后者则是国力大堕,在东线战场上对德国也再难造成什么威胁。

  唯一让清英感到有些棘手的,便是德军在下一场战争中所要采取的陆地策略。担任陆军总参谋长的施利芬始终坚持他那份从低地国家覆灭法国的作战计划,认为那才是德国在未来战争中的唯一出路。经过半年多的谋划之后,一份详实的作战方案被制定出来;施利芬怀揣着这份文件,而后满怀信心地出现在了威廉的面前。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