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4章列车炮和青霉素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口径火炮,就连105毫米火炮都被认为是“完全不需要”的无用废物。而这么做的灾难性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75小姐们面对德军随意构筑的防线就如同挠痒痒般毫无任何用处,在边境战役中被推进的德军打得落花流水;而从东面仓促进攻的俄军在大量装备重炮的德军面前也是不堪一击,德军碾压性的火力优势成就了坦能堡战役的辉煌大捷。

  与法俄两国走火入魔式的畸形发展截然不同的是,德国总参谋部一直极为重视重炮部队的作用;而几年前的那场防御演习,则更使得德国陆军对大口径火炮有了更加明显的需求。无论是在对攻战中打败敌人。还是在堑壕战中突破地方防线,战争之神火炮永远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105毫米、150毫米、170毫米和210毫米重炮陆续大量服役的同时,德国陆军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拥有更大威力的重炮;面对这一主观需求和客观运输相矛盾的情形,德国陆军部决定发展列车炮来弥补当前运输的缺陷。

  列车炮,这是一件传统的兵器,作为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的存在流传至今。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大口径重炮的战场机动能力不足的问题,能够在蒸汽列车头的牵引下于阻力较少的光滑铁轨上快速通行。铁道列车部队都会配备专门的铁轨铺设技术大队,让列车炮从现成的铁路线上快速驶往自己所想要去的出发阵地;在此之后,列车炮便会在一个由技术部队搭建好的圆形封闭轨道上调节射击角度和水平俯仰,将目标纳入自己的瞄准准心。而由于欧洲铁路线密如蛛网、呈四通八达的交织态势,列车炮的机动显然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只要铺设很短一段的铁路线,它们就能快速抵达事先预想的炮击阵地!

  面对西欧地区这一得天独厚的密集铁路环境,德国陆军不发展列车炮都对不起自己了。随着小毛奇签发的研制手令,德国陆军开始将列车炮提升到一个极高的重视程度上来;而在这些陆地战神的型号选择上,小毛奇首先将搜刮的目光瞄准了不属于陆军管辖的海军。

  1909年中叶,两艘服役了十五年之久的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相继退役,小毛奇随即看上了其舰上所装备的283毫米火炮。由于时代的发展,使得它所装备的283毫米l37和l32(德标为l40和l35)主炮即便是拆下来当岸炮也没什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将其改造成列车炮显然是能让它发挥余热的最明智的决定。随着提尔皮茨将这批海军遗产划归陆军名下,小毛奇那张永远都是沮丧苦涩的悲伤脸上也流露出了难得的笑意:不花一分钱就从海军那里白捡了12门重炮,这显然是一笔极其划算的无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