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0章 俄国陆军现状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家大忌。为了让俄国人心甘情愿的为了法国而牺牲流血。必须对其来一次彻底的“洗脑”:在三国协约刚刚缔结的一年之后,时任法国陆军部参谋长的迪巴伊将军便出访圣彼得堡。开始向俄国总参谋部灌输必须要夺取主动的作战思想,也就是当前正被法**队奉为无上宝典的战术——殊死进攻。

  法国人的洗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从兵败满洲以来,俄国人便迫切的想要一雪被日本人痛揍击败的这一奇耻大辱,因军力孱弱而自惭形秽的心情也当要谋求振作之道。法国的进攻理论被译成俄文,登时便如同晨钟暮鼓、大音希声,驱散了久久笼罩在俄军上空的灰黑阴翳,让拨开云雾见青天的俄军官兵们为之狂热倾倒,如痴如醉。领受到了光华熠熠的“殊死进攻”理论的俄国总参谋部也是自信满满,神采飞扬,自认为完全掌握了制胜之道的他们,对于法国请求其进攻的诺言也就大包大揽,甚至不断加码。1912年,担任俄国西北集团军群总司令的吉林斯将军便向到访圣彼得堡的霞飞保证,俄国将在动员的第15天后,集结80万大军向东普鲁士发动攻击,这让霞飞心中大悦。

  然而,这不过是俄国人的一厢情愿罢了。因为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他们的军队都全然不具备其所预想当中进攻威力。

  派出一支大军在敌国境内打一场现代化的战争,是一件充满复杂而又万分危险的举动,必须做好一番呕心沥血的精确组织和制定行而有效的作战计划。而俄国人的组织混乱和粗犷疏漏早已在历次的战争中臭名昭著:为在赤道地区因酷烈炎热和煤粉飘扬而苦不堪言的舰队官兵运送冬装,为在满洲前线亟需炮弹的陆军部队补充神像,这都是俄国后勤部门干出的好事。经过沙俄政体对这个国家这么多年的荼毒箍铐,俄国的军官团英武明睿这些字眼沾不上任何关系:大量不学无术、溜须钻营的人靠着贿赂和靠山一路高升,身居显赫,而真正富有抱负才学的英秀俊彦却是凤毛麟角,且几乎无法进入最高层。俄**官们的一项殚精竭虑的作业便是斗纸牌。日俄战争之后,尽管俄国在清除军队积弊之上做出了不少努力,一连免去了三百四十余名将官的职务,然而无奈俄国的政体还是那个政体:罢免了一批尸位素餐的军官之后,还会有另一批粉墨登场,前赴后继,清之不绝。

  在战术理念上,俄军和装备了大量技术兵器的德军,更是有半个世纪之差的云泥之别。造成这一情形,俄国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将军无疑是功不可没。1877年的俄土战争中,苏克霍姆利诺夫是一位年轻骁勇的骑兵军官,荣膺圣乔治十字勋章,所以他深信不疑,在那场战争中所学到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