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1章 风不止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不利局面。为了扭转颓势,德*政各界无不都绞尽脑汁:从推动俄国东进满洲,到提尔皮茨的风险舰队理论。甚至连威廉本人都亲自出马,在比约克岛和尼古拉签署了一个未能生效的皇帝间的契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何让德国摆脱被合围的战略窘境,从二十多年前起就是每一位普鲁士人所殚精竭虑、却又始终不得其领的难题。

  然而在今日,笼罩在整个帝国上空已有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之久的阴霾,终于在普鲁士利剑的作用下被彻底驱散,迎来了最光辉灿烂的未来。曾经令整个欧洲都闻风丧胆的压路机,如今却在国内革命的澎湃烈焰之下被迫向德意志求和:而以当前德军在战场上所取得的巨大优势为谈判核心的话。己方所能得到的收获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光凭德军当前所占领的大片东欧领土,就足以保证德国在战后成为无可撼动的欧洲霸主,彻底冲破战前那个协约国垒砌在德意志周围的钢铁牢笼;就更遑论英法军队。能否抵挡得住结束东线战争之后的德奥大军,所集结全师在西线发起的山崩地裂般的攻击了!

  “现在还远没有到与俄国人真正议和的时候。”一个清朗磁厚的声音忽然在房门处响起。霍尔维格转头看去,只见一名绶带华服的英挺青年缓步走了进来,秀逸如昔的容颜上满是微笑和坚决。清英向面前的首相微微行了一礼,道:“贝特曼阁下,东方有一句古话。只有肯放长线的渔夫才能吊起更大的鱼。相比于此刻接受尼古拉叔叔的和平提议,将东线战争适当的再进行一段时间。或许会更有利于我德意志在之后的谈判桌上所获得的收益。”

  听得这番话语,霍尔维格思绪飞转。过不多时,他眼中的激动狂喜之意便渐渐消退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如从前的冷静和清明。作为这个帝国的第一官僚,霍尔维格的政治头脑绝对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那一撮的存在,当他心中那过于激动的情绪被平复下去之后,当即便迅速剖析出了眼前的时局。

  为了平息国内的革命动乱,沙皇必然会将大量军队调回后方;而如此一来,俄军前线那原本就一片糜烂的战局必然将变得更加不堪。如果德军趁此机会继续向前推进,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更将凭借攫取到手中的海量土地,在今后的谈判当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种欲擒故纵的放长线策略,都是一笔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值的稳赚不赔的收益。

  除此之外,清英心中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念头,那就是借此机会与俄国革命党人里应外合,彻底掀翻尼古拉二世的统治,并同随后执政的布尔什维克政权签订和平条约。不过这却不是清英遵循历史的守旧观念在作祟,而是当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