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章 海军法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海军舰艇充满了信心。对海军舰队的渴望,和对海外殖民地的诉求,让好大喜功的威廉已经不再满足于这支在第二梯队里都处于垫底水平的德国海军。在皇帝的命令下,提尔皮茨于1895年6月便开始为德国海军做一个系统性的发展规划;而他所想到的办法,便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直接确定海军每年的造舰款额,绕过与国会那帮议员们的争夺。所谓海军法,便是先规定一个海军所要达到的目标规模;而后再据此细化,分配每一年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之后便照此执行,直至目标的最终完成。

  什么?你说海军法造成英德海军竞赛,是破坏英德良好关系的最关键因素?实际上,这种说法其实并不严谨,完全就是人云亦云式的断章取义。因为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德国先后一共通过了两个海军法:第一个于1898年4月颁布、第二个于1900年2月实施。而造成英德海军竞赛的原因,是第二个海军法的颁布,根本就不是第一个海军法的付诸实行。

  提尔皮茨在1898年推出的第一个海军法,只为德国海军规划了一支由19艘战列舰为核心的舰队。虽然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多,但你不能只关注德国一家,更要看看海峡对面的英国人有多少家伙。截止到1898年末,皇家海军的现役主力舰数量接近50艘,另有12艘处于建造状态;而就算是德国海军在既定的6年时间之后完成了第一个海军法,战列舰的数量也只有19艘!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不可能和德国展开海军军备竞赛,因为德国人的数量根本就不够格!

  英德关系真正开始恶化,是在近2年之后的1900年。随着德国国力的飞跃式提升,提尔皮茨的野心也开始急速膨胀,而就在这时,一个名为“风险舰队”理论进入了他的眼球。该理论的核心是,让弱势海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大,直至让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都不敢轻易与之开战,否则便会有丧失自己对其他国家海上优势的巨大风险。提尔皮茨认为,如果德国海军能发展到比英国海军都差不了多少的地步,那么英国出于对德国开战风险的惧怕,便不敢与德国为敌;而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就只能转而同德国联手,共同对抗法俄联盟。基于这一思想,提尔皮茨于次年2月推出了第二个海军法,将之前规定的德国海军的舰队规模扩大了一倍,预计拥有的战列舰数量猛增至38艘。在他看来,这个规模的公海舰队足以达到风险舰队的指标,对皇家海军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

  然而,提尔皮茨的如意算盘却落空了。皇家海军从来就不是怯敌畏战的主,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上将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那壮怀勇烈、决死一战的精神,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