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 运河经费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态,需要调动战舰的时候,由于中间的绝大多数海域都不属于自己,必须要看丹麦的脸色行事。这种海军命脉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感受,也委实不能让人放心。有鉴于此,德国决定修建一条西起易北河口,东至基尔海湾的内陆运河,贯通北海和波罗的海水域。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拉动波罗的海沿岸的经济发展,更能够保障德国海军战舰在战时调动的绝对安全。

  在威廉一世时代,德国海军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家伙;加之当时的商船和邮轮的体型也相对较小,所以这条运河在设计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没弄得有多大。运河的剖面呈一个倒梯形:虽然水面宽度很大,达到了米,但下底所代表的水下宽度就惨不忍睹了,宽度只有22米;除此之外,倒梯形的高只有9米,意味着这条运河的最大水深只有9米,极大的限制了她的通行能力。

  历史上,这条运河只能勉强同行德国海军的前无畏舰和装甲巡洋舰,而对于德国在无畏舰时代建造的那一票主力舰,就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在德国海军的强烈要求下,威廉皇帝运河于1907年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扩建,于1914年6月竣工。扩建之后的运河水面宽米,水下宽44米,水深11米,能畅通通行所有的无畏舰,并且还保留了相当多的余量。之所以德国人在1907年才想起来扩建运河,是因为德国在前无畏时代建造的主力舰的体型并不大,基尔运河还能勉强满足海军的需求;德国海军于1904年开工的末代前无畏德意志级,才只有米的宽度和米的吃水,完全可以在特定的航道上安然通行。

  然而在这个位面里,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情形了。由于清英“战舰适当大型化”理论的确立,使得德国海军早早走上了吨位放大的平衡性能之路,战舰吨位较史实有了飞跃版的提升;那艘于1894年动工的新式战列舰,其设计排水量为13200吨,已经达到了与历史上德国“德意志”级相当的水平,而后者是1904年才动工开建的!此番德国提前10年就开工了排水量超过万吨的主力舰艇,基尔运河登时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要知道,新式战列舰的宽度达到了23米,满载吃水接近米,只要再稍微大一点,运河就几乎不能承受;而照现在德国海军主力舰的发展趋势,谁能保证下一级战列舰的体积不超标呢?

  “运河的重新拓宽,不仅能让帝国的战列舰顺利往返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也能由于通航力的提升而大幅度带动航运和经济。因此,我才在今天下午提出了重新开拓运河的提议。而为了避免这次运河刚竣工就面临着拓宽的窘境,我还建议一次性将运河拓宽到位,以满足未来三十年内的所有需求。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