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 护卫型巡洋舰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份设计,是由我主导完成的。除了威廉造船厂的老尤米利安,能够通过零敲碎打的方式来减少大约%的吨位之外,在整个德意志帝国中再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够用更小的吨位来实现这个性能了。其常备排水量2400吨、满载排水量2550吨、全长100米、宽12米、吃水米、方形系数,是极为纤细的船型。动力系统由6台水管锅炉和2座三胀往复式蒸汽机组成,设计功率8200马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它的航速将能够超过22节。武器方面,它一共装备了10门40倍径105mm主炮、8门37mm机关炮和3具450mm鱼雷发射管,其中4门主炮以2座双联装甲板炮的形式布置在首尾,另外6门则是单个分列在两舷。至于防护嘛,除了从舰艏弹药库到舵机的25mm厚的防护甲板之外,就只有指挥塔还有60mm的硬化装甲。”弗里克道。

  清英凝神看着手中的这幅高清图纸,见到其采用的双联装甲板炮的别致造型,嘴角忍不住勾出一丝笑容。这个想法最初还是被威廉二世所提出,并首次应用到了他设计的那艘“铅鸭子”中去的。尽管之前这种闪光的思路被“铅鸭子”的名号所埋没,但在“铅鸭子”被正名平反之后,这个双联甲板炮的思想也被设计师所重视起来。比起在舰艏左右各安装1门单装的甲板炮的传统布局,采用双联装不仅可以在舷侧火力上多出一门火炮,在其他方向上的射界也具备明显的优势。其唯一的掣肘,便是需要一个能承载2门大炮,并快速转动的较大底盘。而对于德国的工程人员来说,实现小口径火炮在甲板上的合并双联,在材料强度和结构设计上都不会有任何的技术问题。

  与德国史实于1898年开工的10艘“瞪羚”级相比,这个设计的吨位要小了300吨,输出功率与之持平,而火力和防护甚至还要略胜一筹。当然,除了舰体结构和动力系统的改进之外,这个设计的干舷被压得很低:除了前部33%长度的干舷是5米高之外,后面67%区域在正常装载下距离海面只有米。这么一来,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吨位,但却使得军舰的抗风浪能力较差,几乎只能在近海区域活动。不过这级小型巡洋舰本身也不是用来争霸大洋的,清英在他们设计之初,便定下了一定要采用低干舷的要求;现在看来,低干舷的效果确实不错!

  清英将手中的图纸看了一遍又一遍,忍不住开口赞道,“非常不错的设计,干舷就是要这么低!腓特烈大帝不是也说过吗,不喜欢被海水浸泡的水兵不是好水兵,舰首不上浪的战舰不是好战舰。为了压缩吨位,实现战舰三要素的提升,损失一点航海性又算得了什么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