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千里大回还(九)_抗日之血肉长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升就升该奖,从来没有搞什么人事上的差别待遇。邢玉生他们这些人在打心里底暗自庆幸的同时,也总有一种和程家骥老是贴不上心,靠不上去的感觉。此时程家骥这个秉钧大哥一出口,邢玉生就怎么能不受宠惊,他刚神采飞扬了一小会,又猛然想起程家骥的对自己的赏识竟是上千官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念及此处邢玉生的脸色不禁又黯淡了下来。

  “我部现在的处境是,后有重兵追击,前有堵截,此地不可久留。你老兄,再辛苦一些,抓紧时间把部队整理一下。那些打光了、打残了的连队该撤就撤,该并就并。然后留下二二三团守白山关,你旅的部队立即向经扶县城挺进。那里很有可能还有日军的部队,你部在行动上要小心,多放些探子出去,有什么新情况及时向师部通报。”程家骥说完这一席话不待邢玉生再说什么,就飘然下山去了。程家骥此时心里有事,而且还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在上山时,因心里记挂着见袁世忠入土前的最后一面,程家骥只是从山道上匆匆而上,并没有仔细的观察山道上的一切情形。

  现在心事已了,在下山的时候,程家骥不免就对道边路旁多看了向眼。这略一注意之下,程家骥就被的白山关的险要的地势和此战的惨烈所深深的震憾了,适才对邢玉生的那一丝不满也立时烟消云散了。攻克这样的雄关,面对这么顽固的强敌,只要能拿下来就已是老天保佐了,自己还能再去责备邢玉生什么呢!

  从白山关住下一路走来,到处都是大战过后的痕迹,每一个险要之外都被双方的炮火和弹雨变得面目全非,有好几段山道的两旁的灌木丛的颜色都被将士们的鲜血染成的不折不扣的血红色,当真应了“百战关山血染成”的唐诗了。下得关来,程家骥再从下住山下住上看,一条由担架兵组成的向山下输送殉国将士的遗体的“血带”是那么的刺眼,不只是刺眼,这条血带更是刺得程家骥的心房痛楚的隐隐作痛。在这种情绪的主导下,程家骥在山下呆望着这座耸立在眼前的自古雄关百感交集一时不能自己。

  “走。”军情如火,程家骥知道自己的身上正背负着近万条生命,没有资格在这里悲伤下去,他恋恋不舍的看了关上一眼,就翻身上马向自己的指挥部飞驰而去。

  与此同时,已前移到白山关下的十几里处的一个小山村里的西路军指挥部,钱绅正与刘天龙在“闲谈”。

  在钱绅漫不经心的拉着刚从自己的宝贝骑兵团视察回来的刘天龙坐下时,在江湖上打了十几年滚的刘天龙心里就明白过来了。钱绅这位一向大不大合群的程家骥的心腹大忙人,决不会是会象他口中说的那样只是和自己拉拉家常,十之八九是要谈那件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了。。

  说心里话,身为在国军中没有半点根基的伪满军反正过来的降将,刘天龙对于自己和自己的这支背井离乡的部队的前途将会如何,心里透光着了。

  象他的独立一一二旅这种“反正”部队和他本人将来的出路。无非有三,其一,是在战斗中渐渐损失殆尽,最后他本人被上调到军委会的那个清水衙门任个天天喝茶看报的闲职。其二,在部队还有些实力时事被中央系吞掉,自己多半会被荣升个半级,到上级指挥机关去当个可有可无的副职。从些论为别人的幕僚清客。其三就是和其它的比较强势又不能完全把自己吃掉了杂牌部队合伙抱成团,以求能在这个乱世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被这么多年的“胡子”生涯磨得外表形象成了粗人一个的刘天龙,想当年可是在家乡当过几年教师的,做事为人还是很有些算计的。这些日子他思来想去,在三条路当中,只有走最后那条路对自己和自己的部队最有利了。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