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9章 桥头堡之叁_烽火逃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愣什么,我说挑信号!”

  观察哨被连长这一喊,从惊慌中回过神来,连忙抽出刺刀挂上枪口,接着从衣兜里掏出个早已准备好的白色布条系在刺刀上,然后刺刀朝外将步枪伸出了朝北方的射击孔,才重新蹲下来,任那步枪在射击孔上挂着。

  碉堡后边,也就是北边,挂着刺刀的步枪探出了射击孔一大截,白色布条在碉堡外随风乱摆。

  布条挂出在碉堡北边,南岸的敌人是看不到的,这当然也不是给敌人看的,而是给罗富贵、石成和李响看,表明碉堡目前无力阻敌,各部协助战斗。

  胡义不是莽夫,他不会笨到只凭一个碉堡实现意图,该做的布置他全做了。碉堡位于北桥头西侧,他将手下分为四组,两个机枪组,一个掷弹组,一个步枪组。

  机枪组的设立可不是凭空乱摆的,一般情况下,两个机枪组的位置设立要做到最基本的两点,一是关键区域的两挺机枪射界要有重叠,二是射击方向要形成交叉或掩护。

  胡义带五个战士为第一机枪组进驻碉堡,如果按照正常套路,另一个机枪组应该放在北桥头向东沿岸五十米开外,侧向封桥。但这个机枪组的压力就大了,临时挖掘的简单工事可不是碉堡,只隔一条河,它会被对岸火力疯狂照顾,还有更大的威胁是掷弹筒迫击炮,除非兵力够,可以不停地给这个机枪位输血填人,否则撑不住多久,何况组长还是罗富贵这个不争气的货呢,他绝对没那个死撑到底的勇气。

  鉴于此,胡义头疼了很久,最后不得不把教科书里学到的东西改了改,第二机枪组不放河岸,以桥头堡为基点,向东北方向画一条一百多米长的斜线,线端就是第二机枪位,临时刨挖出两个机枪射击掩体,交替备用,罗富贵加三个战士的第二机枪组在这。

  在桥头堡与第二机枪组形成的这条线中段,临时刨挖出几个简易散兵坑,石成带五个战士的步枪组在此掩蔽着,距离桥头堡五十米,距离第二机枪组也是五十多米,三点一线的中点,既是射击位,也可以在关键时刻朝碉堡边的北桥头扔手榴弹,同时作为预备队向碉堡接近补充或者向反方向的第二机枪组补充支援。

  掷弹组是石成带两个战士,胡义没给他定位,只划定了界限区域,范围在碉堡、步兵组和第二机枪组形成的斜线以西,只要不越线界,该在哪里由李响自己决定,相当于自由人,哪里隐蔽哪里方便可以到哪里,只要有掩蔽物不被发现,藏在河岸边都行。

  这是一条以桥头堡为重点的斜形防线,看起来很怪,是胡义受‘斜形战术’的启发而临时凑合出来的,迫不得已,因地制宜。

  ……

  在七挺轻机枪的疯狂浪费子弹下,一个排规模的伪军突击队匍匐着接近了南桥头,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