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我意已决_带着淘宝去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就让所有人又惊又怕,纷纷扭头看向杨帆,脸上写满了愁容!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谁也不想离家背井,更何况是生死两茫茫的千里驰援抗战!但是,我们必须走出去,在家里死守是最愚蠢的办法!”

  杨帆轻吐了一口气,语气坚毅的说道:“总之一句话,你们不用担忧更不要劝我,我意已决!”

  “这话是没有错!”

  吴榕邦神情凝重的点了下头,沉声说道:“但是北平现在已经被日本鬼子三面重重包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北平局势非常复杂真是一言难尽,咱们这点人去驰援,恐怕不是杯水车薪那么简单!

  你们贸贸然前去支援抗战,恐怕只会落得两头不是人!”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在河北和察哈尔地区建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作为与日本侵占的东北三省地带的缓冲区,并赋予了其一定的自治力。

  根据何梅协定,中华民国需撤出在冀察政务委员会所辖范围内的全部中央军队和国民党党部。

  就任冀察政务委员会主任的宋哲元麾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总兵力达到十万。

  而与此同时,日本在华北地区驻扎了约5000多名的驻军。其中主力驻扎在天津、北平城内以及城外丰台镇各驻扎一支部队。

  这“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畸形时局,是国民政府绥靖政策的产物,29路军完全处于“不扩大,不让步,不求战”的被动防御!

  甚至在七七事变爆发后,南京当局和29路军还在奢望能与日军通过谈判重新停战,不再扩大事态!

  日军就是利用了这种心态,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则借谈判之名,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部兵应战准备,给平津抗战带来极大危害。

  “爸,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我主要目的是去练兵,而不是要与北平城共存亡,打得赢就使劲打,打不赢我们绝不会鸡蛋碰石头!”

  杨帆点头一笑,然后问道:“爸,不知道你跟29路军高级将领有没有交情,若是有的话,不妨给我写几封亲笔信,说不准到时候会排上用处!”

  吴榕邦沉吟道:“这样吧,若是你决议要去的话,我找韩主席给你写份亲笔信,他跟宋哲元是数十年的西北军老兄弟,关系十分莫逆!

  他的亲笔信肯定比我写要管用十倍百倍!”

  杨帆连忙点头道:“这样自然是极好,若是能跟宋司令搭上线,或许会有些转机和作为!”

  “韩主席,高密县长杨帆发来紧急电文,恳求允许他率部出山东前往北平抗战,还请韩主席过目!”

  第二天早上,吴娟便将求战电文发送到了济南府军情处,很快这份电文便送达到韩复榘手里!

  “什么?这个家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如今手里有几千民军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竟然异想天开想要千里奔袭打日本鬼子!日本鬼子船坚炮利还有坦克飞机,有那么好打的吗?”

  看完慷慨激昂的求战电文,韩复榘又好笑又好气,他跟日本人周旋了这么多年如何不知道鬼子实力,就算他手握十万精兵都不敢轻言开战!

  就在这时,站立在一旁的张绍堂却语出惊人的说道:“韩主席,我倒是觉得可以试一试,我们不是一直都看不透杨帆吗?

  我们完全可以趁此机会进行考验,看他到底有多大能耐,反正高密民军只是地方武装,就算全部折损了也不会对咱们第三路军造成影响!韩主席,你说是吧?”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