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孙呢?_史上最强猎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深的大明宫,秦浩走的很潇洒,对比之下他有多潇洒,李亨就有多狼狈,李隆基对这个发动政变的儿子恨的咬牙切齿,虽说他实际上更应该恨的是秦浩,不过也正因为他拿秦浩毫无办法,这份怒气自然而然的就全都迁移到李亨的身上了。

  天子杀起儿子来是不手软的,更何况按照他和秦浩的约定,传位给孙子李豫,这儿子必然就是最大的绊脚石,哪怕是为了大唐江山稳定,这儿子也非死不可。

  李亨致死也想不明白为何秦浩选择年轻毛躁的儿子而不是自己,心中发出了最恶毒的诅咒,但依然还是被李隆基挥手给砍了。

  为啥选择孙子而不选择儿子?

  其实很简单,因为秦浩要的不是那个历史上破破烂烂的‘躺’朝,而是那个强盛到万邦来朝的唐朝!不管是出于民族主义情节的考虑,还是出于收金币让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他都必须这么做,而想要重现大唐雄风,李亨做不到。

  李亨差的并不是他的能力,有自己帮衬着,哪怕是能力差一点也没有关系,崇祯的能力怎么样?不还是帮着他扭转了天下大势,打败了雄才大略的皇太极么。

  李亨真正缺失的,是他的胸襟,也可以理解成德行。

  历史上,李亨是有机会平定安史之乱重建关中雄兵,甚至成贞观之盛世雄风的,不是因为他不听李泌之言没有攻取范阳使平叛未竟全功,这是战略决策失误而已,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胸襟的问题秦浩却没有办法了。

  历史上为啥会出现藩镇之乱,各地节度使名为藩镇实为敌国,真的是因为安史之乱破坏的么?不!是因为他李亨寒了天下人心。

  郭子仪立下了不世之功,手提两京还天子啊,开天辟地以来有此大功者屈指可数,结果被李亨弄到京城撸掉全部实权养起来形同囚禁,直到李亨死的时候,郭子仪身边能指挥的人居然只有十八个!

  李光弼,人家还是契丹人,安史之乱的第二大功,郭子仪被撸了以后,史思明来势汹汹全靠他力保大唐江山,可是事后,李光弼被收拾的比郭子仪还惨,到最后非得怀疑人家谋反,还囚禁了人家的娘,活活把李光弼给气死。

  仆固怀恩,安史之乱的第三大功,嗯。。。。下场似乎还不如他两个领导呢,这是真给逼反了。

  那么这李亨废了这三大元帅的兵权,权利交给了谁呢?太监!

  这太监嚣张到了什么程度?传说中大太监于怀恩后期因为嫉妒郭子仪的功勋,居然特么的挖了郭子仪的祖坟,而郭子仪居然。。。。算了!要知道古代,挖人祖坟未必就比杀人父母仇怨小。

  很好,非常好,三个死心塌地忠心耿耿的节度使最后就是这待遇,你还指着谁来帮你打仗?他造下的孽两手一撒死了,等李豫上台要用兵的时候天下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