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7章 登基四十周年庆典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7章登基四十周年庆典

  5个多月后

  1886年2月,法国外籍军团一支4600余人的队伍,被部署到了巴尔的摩港,理由是;

  鉴于米国形势的复杂和动荡,法国应国际债权人委员会的特别请求,增添部分兵力用于稳定地方局势,履行维护战后和平的国际义务。

  这么说没毛病,因为战后的米国原本就是个被占领国,丧失了诸多的国家主权,由唐、英、法、普(注;后改为德国)荷等多国军队共管,分别派驻多少不一的军队。

  德国与荷兰等国早已经撤军,他们的军队原本就不多,德国600多人,荷兰七十多人,仅在最初几年象征性的驻扎下,随后便撤回欧洲本土了。

  法国的行动伦敦后知后觉,甚至事前米国也不知道,直到法军登陆巴尔的摩以后,入驻大唐帝国裁军后即将废弃的一所军营中,这二位才知道。

  伦敦立马警惕起来,英国威廉-塞西尔首相亲自致电法国弗朗索瓦·保罗·儒勒·格雷维总统,称道;

  “法军这一次在北美令人迷惑的行动,伦敦事前竟然无人知晓。这种鲁莽的行为可能开启危险的军事对抗,伦敦对此深为忧虑……”

  “法国有必要阐明清晰而能够理解的北美政策,防止战略误判。”

  “伦敦即不喜欢,也不习惯这种被冷落的举动,这必将对推进中的更进一步合作产生很大影响,基于共同的利益,法国有必要谨慎行事……”

  伦敦等于是赤裸裸的威胁了,言辞中充满了傲慢之意,看到电报的弗朗索瓦总统气得脸都变色了,高傲的法国人哪里能够受得了这个?

  他当场大骂道;“让这些该死的英国佬都去见鬼吧,他以为自己是什么?”

  实际上

  在冷静下来后,佛朗索瓦总统不得不压着满肚子飞舞的神兽,耐着性子给英国首相威廉-塞西尔爵士回了一封言辞恳切的电函,详尽解释了法国政府的为难之处。

  考虑到欧洲当今战略形势对法国不利,德国首相俾斯麦通过合纵连横的手段,同时确立了三皇同盟和三国同盟的存在,这就像两道枷锁牢牢限制了法兰西的战略空间。

  为了谋求欧洲战略力量平衡,法国不得不捏着鼻子向英国靠拢,希望分散巨大的反法同盟军事压力。

  这就是威廉-塞西尔首相口中“这必将对推进中的更进一步合作产生很大影响”的真正含义,你可以“让伦敦感受到被冷落的滋味儿,但想想能不能承受这样带来的严重后果”

  答案很清楚;法国承受不了。

  德国首相俾斯麦是一位高明的外交家和战略家,他将法国周边的俄、奥、意三个大国都拉拢了过来,组建起针对法国的军事同盟,全方位的挤压法国的战略空间。

  环顾整个欧洲

  法国人悲哀的发现竟然没有一个够分量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