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二章 战争的目的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箭头,猛烈的旋转所产生的凝结尾迹,在天空中勾勒出一条美丽的痕迹。可在他身后,一架F-22则迅速的用自己灵活的机动,如黑白擦一般涂抹掉这尚未消散的痕迹,并迅速的向前方的SU-33追去。

  “哒哒!”机炮摇曳着金黄色的光芒射向前方不断躲闪着的SU-33,在飞机高速的作用下,在天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SU-33勉强躲避着F-22的攻击,飞行轨迹略带凌乱的展现在天空中,并最终迅速的消失在远处的山脉之间。

  得胜的F-22显然没有继续穷追不舍,而是耀武扬威的在莫斯科上空盘旋了一圈,随后高高拉起机头,将自己藏入头顶连绵的白云间。

  战斗突如其来的加剧,显然彻底粉碎了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求和美好的愿望,当集束炸弹再次光临头顶时,俄罗斯人终于明白,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民族危亡的时刻,激发出男人热血般的情怀,在如此危机时刻所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才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这个民族人民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在国家机器的动员下,俄罗斯民众空前被发动起来,无论是战火纷飞的莫斯科,还是遥远的西伯利亚,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蜂拥的拥挤在征兵处,热烈响应着征兵的号召。

  二战时期那让人热血澎湃的场景再次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看着小伙子们得意的在众人面前炫耀着自己的武器和军装,很多年迈的老人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恍惚中很多人仿佛又看到很久以前那另人激动澎湃的场景。

  可是,事实真的会如很多人乐观的估计那样?俄罗斯通过这场意外降临的战争,再次获得统治半个地球的权利?没人敢断言。

  不再有盟国的支援,敌人也不再是穷兵黩武的德国的进攻,甚至此刻这个国家不再是那些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所统治的时期,俄罗斯作为一个没落的帝国,早已经失去了统治地球的资格和能力,甚至,已经失去了融入世界这个大村落的能力。看看世界的市场上,除了SU-27,MIG-29以外,俄罗斯能拿出什么可以比拟微软,联想的产品。一个仅仅依靠出卖自然资源维持生命的国家,势必会因为经济单一而遭到无情的淘汰。

  战争作用并不是用来侵略国家掠取财富的手段,而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优胜劣汰的方法,当一个民族,失去了可以为这个世界和整个人类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时候,那么也势必代表着这个民族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此刻的俄罗斯,已经被摆在危险的边缘。

  俄罗斯或许会胜利,很可能是偶然,俄罗斯或许会失败,很可能是必然。

  莫斯科告急,圣彼得堡陷落,库尔斯克陷落……,桌子上,一排排记载在纸张上的地名此刻已经归属他人,一摞摞记载着阵亡将士名单的纸张,则提醒着梅德韦杰夫战争的残酷。对于眼前的危机,当权者所要承受的,并不仅仅是压力,更多的,还是失败后的结果。

  梅德韦杰夫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办?他试图模仿那些伟大人物来为自己处理眼前的危急,可惜却毫无帮助。战争不是政治谈判,不是那种需要依靠政治家,智囊们经过连续不断的会议和交谈以及费心磋商出最终的解决方法的政治筹码的交换,而是一种需要领导人有卓越的领导能力,个人魅力以及判断力才可以胜任的工作。

  梅德韦杰夫自认自己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此刻,他能做的只有求助于战争的发起者,普京

  (本章未完)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