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 漫长的航线(5)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斗机群的洗礼下获得了充沛的信心,但是当听到出城扫荡的命令,仍然被震的一时无措。

  巨大的落场让人无法适应,刚刚在处于被攻击的状态,而此刻却要主动出击。但是对于计划的拟定者来说,这正是追求的目标——要让中国人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中,手足无措。

  一直以来,战斗的主动都掌握在殷勇的手里,要想获得战斗的胜利,首先要做到主动权的获得,而这一计划,就是为了夺取主动权。派出的庞大战斗机群也是威慑大于战斗,谁都清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域里,双方投入数百架战机战斗的最终结果就是互相把对方撞下来,而绝非打下来,所以,从战斗机派出之初,其目的也定位于将敌人吓跑。

  但是如果仅仅将吓跑最为最终的目的,那只能说是天真的想法,在美军指挥部拟定的第二步计划里,吓跑敌人之后,则是在空中力量的配合下,对地面敌人进行扫荡。

  用庞大的战机数量用塞住战场容积,迫使对方无法派遣空中力量阻敌,然后,则是让配合地面部队进行打击,完成对敌人的驱逐,扩大控制区域。

  如果这两步都实现,则是第三步,在控制海峡一端之后,利用现有的陆地与海洋基地控制另外一边的,当两面全被控制之后,就是超级舰队降临的时刻。

  计划简单而有效,充满了美国人的实用主意特色。不过,有些时候,完美的计划并不一定会被完美的实施,尤其在战场上,尤其是在面对一支勇猛的军队,尤其是在面对一名出色的将领时。

  ※※※

  张伟所率领的舰队随着不断前进而越来越少,这不是因为战斗的损失,而是因为随着前进,敌人可活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对于一支不断前进的舰队,天空中的侦查卫星很难做到实时监控,而广袤的大洋中心,根本没有中国预警机的身影,所以,剩余的监控空白,就要由潜艇来填补。

  每一次对方舰队的忽然转向,都必然会分派出部分潜艇作为监视,而每次敌人的声纳诱饵,都导致可能会跟踪失败,敌人在水面舰艇的欺骗与反欺骗手段上极其熟练和老道,而张伟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数量弥补战术上的生疏。

  幸好,水下蓝绿激光通讯器以及通讯艇的参与,让通讯仍然被维持在畅通的标准上,这也让张伟的命令可以随时传达给舰队的每一个成员。

  如果此刻有一台巨大的透视仪可以透视整个海面的话,就会发现一幕令人震惊的景象,在一支庞大的水面舰队四周,跟踪是数量更加庞大的潜艇,每一艘潜艇或前或后的跟随在舰队左右,或缓慢前进,或迅速越过,或干脆亦步亦趋,无论是动作和速度,以及分派的位置,都如同一群狩猎的狼群。

  对于这一切,舰队并非毫无察觉,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