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卷(6)_一只alpha的古代生活记录(GL)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市就录这么点人,比高考不知难了多少倍。

  府试考三场,内容和县试差不多,只是更难一些,在县试的基础上还要再裁汰一部分人。

  沈清疏注意到,县试录取的还是有不少中老年人,他们大半辈子都在翻来覆去的读这几本书,穷经皓首,少年人有时候还真的就考不过他们。

  不过这个年龄还在考府试,说实话,也就到此为止,基本入不了仕途了。

  沈清疏作为县案首,还是受到了一些关注,尤其是汤山县的学子,他们基本没见这位案首露过面。

  听说是京城回来的子弟,一回来就占了他们一个名额,很多人都恨的牙痒痒。也觉得十分的无奈,小县城的教育资源怎么能和京城比。

  对此,沈清疏也很抱歉,她也想在京城考,不用舟车劳顿,但是政策不允许。

  几个案首,她是年龄最小的,沈清疏心里估摸着,也许府案首也会是她的。

  因为连中小三元和神童之类的都是政绩,一般成绩差不多的情况考官也会乐意成全的。

  谁知道结果出来,她只是第三名,让沈清疏有些郁闷,她估计就是诗没写好的缘故,又恰好遇上了一个古板的考官。

  连中小三元的美好幻想泡汤了,沈清疏还要努力争取院案首,拿到这个,基本就意味着必中举人。

  院试在府试的基础上,加了数算,比重约占20%,这是沈清疏的优势,所以她非常有信心。

  只希望题越难越好。

  五月,沈清疏又辗转至江南省的首府滁州府,在这里租了一个小院住下,备考八月的院试。

  琐事都有其他人打理,她只需要用心读书就行。

  六月,天气渐渐炎热,沈清疏读书心闷之时,忽然想起滁州离林大人就任的苏州府不过几日路程。

  10、第10章

  说走就走,次日沈清疏就往苏州府而去。

  这虽是心血来潮的想法,但她细细思量过后也觉得可行。

  没有老师和同窗,一个人每日闭门读书确实十分枯燥,效率也很低下,不如出门去散散心。

  林大人也是正经进士出身的官员,拜访他说不定还能得到他的指点,进步速度更快。

  当然最重要的是解决她和林小姐婚约,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苏州府是江东省的首府,也是十分繁华,这种繁华景象又与京城不同,两者各有千秋。

  京城是大气磅礴、锐不可当的王朝盛世之景,苏州却是江南水乡的妍妍姿态,婉约秀美。

  第一次上门,沈清疏找地方住下来以后,打听到林大人一家住在府衙官舍,当即就送了拜帖过去。

  林大人传话说他后日下午有空。

  这日下午,沈清疏带着礼物登门拜访。下人引她到了正堂,只有林大人一个人在。

  林叔叔安好。沈清疏上前请礼,林大人跟她想象中一样,是个威严的老爷子。

  故交的儿子,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