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0章 戴森云!_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相当于地球上寄生虫的人类。

  “太阳风的带电粒子,确实是会对我们的镜面盾产生较大影响。”

  镜面盾,本身就是用来防御太阳风之中各样带电粒子撞击。

  耿博也重新冷静了下来说道:

  “特别是太阳风之中的正电子,对镜面的腐蚀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让氢原子聚变为氦,并且生成两个正电子。

  虽然大部分的正电子会碰撞普通电子,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两个μ光子。

  但是还是会有少量的正电子,突破太阳内部的高压束缚,出现在太阳表面。

  并且伴随着太阳风,逸散到星际空间之中。

  这部份正电子的密度极低。

  少量的正电子,也会在遇到星际空间之中的物质时发生湮灭。

  因此在射电望远镜发展起来之前,人类很少在太阳上发现这一点。

  但是,羲和卫星运转的位置,距离太阳实在是太近。

  它已经越过了水星轨道。

  大量的正电子,还没来得及发生湮灭,就撞击在羲和卫星的镜面盾上。

  湮灭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能量,会对镜面产生极强的破坏。

  因为整个镜面盾,实际上只有不到两毫米厚。

  “不过,我们采用的椭圆轨道本身就可以将这一点影响降到很低水平。”

  耿博紧接着说道。

  椭圆轨道意味着,羲和卫星仅仅有一小段时间会距离太阳比较近。

  在这段时间内,才会出现大量被正电子撞击的情况。

  “先看看第一次掠日的探测效果吧。”

  “无论以后怎么样,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取得足够的数据。”

  张星扬将谈话从以后,回归到这一次探测任务之上。

  目前的镜面盾还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能够有效挡下太阳风对羲和卫星上设备的侵蚀。

  “快看,日冕动力学成像仪已经启动了!”

  张星扬眼神紧紧盯着大屏幕上,缓缓推动进度的设备。

  日冕动力学成像仪,是国内光机所花费了大力气开发出来的高精度设备。

  它对于卫星姿态的控制精度要求也是最高的。

  日方向(滚动轴方向):姿态指向精度要求≤45arcsec,姿态稳定度要求≤3arcsec/30s。

  大厅之内,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着羲和一号卫星将数据传输回国内。

  日冕动力学成像仪需要大概三十分钟时间,才能够拍摄出第一张照片。

  而且羲和一号卫星,目前与地球之间有7光分的延迟。

  这是一段即使是光也需要走七分钟时间的远途。

  “第一张照片传回来了!”

  接近四十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再经历紧张的转码等操作,终于呈现出一张超大的图片。

  高达数万公里的日冕喷发物,足以烧穿一整个地球。

  现在它就呈现在众人的眼前。

  “这一步完成之后,我们的第三代发电卫星,就可以正式进入开发阶段了。”

  张星扬松了一口气,对着身边的耿博说道。

  第三代发电卫星,和之前的两代截然不同。

  它实际上更加接近于科幻中的想象产物-戴森云!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