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1章 忙忙碌碌的筹备工作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吧去吧,伱倒能休息,我还得继续去忙。”

  侧过头去,李序问询,“莫非是太学的事?”

  “不然还能有什么别的事,需要我现在处理嘛?”陈洛苦笑一声。

  随着刘彻的圣旨下达,察举制已经正式昭告天下。

  整个大汉都在关注着这项新制度。

  至于察举制的附属产物太学,同样是众人的重点关注范围。

  因此这两天里,陈洛其实看似是在忙房子的事情,实际上在跑来跑去的过程中,不断在处理太学筹建的相关事宜。

  这也是他为何让李序跟在身边的原因。

  按照自己的标准,从太学成功毕业,可以出仕为官的那些贤才,绝不能是只知道背诵经典的书呆子。

  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的人,死板地根据条例去宣读律法,只适合研究,但处理不好地方上错综复杂的事务。

  好比妇人串通奸夫,谋害亲夫,却伪造现场,改成入室盗窃杀人的模样。

  若是死板者,毫无选择性地听取供词,恐怕会得出错误的论断,将真凶放跑,造成了起错案。

  一件错案可能就会影响数户家庭,而县令的任期少说都有两三年,糊涂官在这期间造成数十乃至上百起冤假错案,恐怕当地的民风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只是想要培养细致入微、随机应变的能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故而陈洛并不打算将所有进入太学的人都培养成这样,恰恰相反,他打算从那些人中筛选出这般真正的贤才。

  一般来说,掌握“知识”多的人,会更加心细,遇到复杂的情况,更具备应变能力。

  当然,这里的“知识”不单指的学术上的知识,而是泛义上的知识,适合称之为“本事”。

  见地、口才乃至个人勇武,诸如此类,皆包含其中。

  为官一方,遇到的困难可能源自于方方面面。

  一本正经按照律法去犯罪的贼子,属于少数。

  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旦扯皮起来,难有定论。

  遇到这类情况,需要主持公道者拥有极强的判断力。

  这份判断力从何而来?

  需要他们靠着自己人生中走过路,见过的世面,遇到的教训……一点一滴地积累成了本事。

  至于如何筛选,那就需要多方面地进行考察。

  墨家弟子可以负责的教学内容,不在少数。

  要论经典解释,他们不如儒家,要论超然外物,他们不如道家。

  但是涉及到实操与计算方面的内容,墨家弟子完全有资格担任老师,去教导学宫内招收的贤才。

  陈洛之前已经邀请李序成为太学博士,只是仅有他一人的话,远远不够。

  哪怕不算后续招收的稚童,太学内的学生人数至少超过两百。

  这便要和教学效果扯上关系了。

  开大班集体讲课的,肯定不如三四十个人,乃至于十来个人的小班教学效果好。

  何况墨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