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5章 求贤令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人。

  下达圣旨,诏令征召博士,是一件什么难事吗?

  自然不是。

  这就是一道简简单单的诏令,写在纸上,指不定占不到三个巴掌宽。

  至于刘彻为什么没有立刻答应陈洛的要求,他是在担心另一件事,那就是万一诏书下达到各个郡县,却没有贤才赶来长安响应,那该如何?

  他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

  要知道刘邦在汉初时,同样是下达旨意,想要让乡野贤才前来长安辅佐自己治理天下,最后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他亲自派人去请的商山四皓都拒绝了邀请。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彻担心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

  刘邦有打天下的威信在,那些文人尚且都不愿搭理,要是发生这么一遭,对自己的威信打击甚重。

  只是他倒不好把自己的担忧简单直白地告诉陈洛。

  于是刘彻顿了顿,方才开口道:“伯玉,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大汉疆域辽阔,朕的旨意传达下去,恐怕最多就只能到县里,万一那些贤才没有看到,或者觉得长安路途实在遥远,那又该如何?”

  陈洛闻言,瞬间明白了他心里的担忧。

  您这是怕一道旨意下去,没人搭理,落了面子啊。

  没有选择直接点破,陈洛揉了揉下巴,笑着回答,“我曾游历大汉诸地,很少见到贫困的文士,当初感到疑惑不解,诸子百家鲜少教学经商的门道,他们莫非能从中学到致富的知识?

  后来我倒是明白了,民间记载着古籍的竹简甚贵,而纸张书写虽稍稍便宜,但一卷书籍的价格,可以换得普通百姓三五日的口粮,各种厚重的注释版,价格更要抬升一倍不止。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家境贫寒者,断然是不忍将果腹的食物换取经书,而能长期阅读经典学习者,不说颇有家资,但必然是不愁吃喝。

  这样的人想要一般居于郡县之中,不会住在偏僻的乡里,陛下的诏令必然会传到他们的耳中。

  何况大汉国力蒸蒸日上,文士的待遇比周朝以及秦时要好得多。

  孔子的政见未被真正采纳过,周游列国数十年,抱负未得施展。

  叔孙通在秦代遇到小人迫害,被迫逃出长安,最终归附高祖,得以任太常之位。

  这难道不是说明才学之士,在大汉更能受到重用吗?

  连我这样才学浅陋的人都可以意识到这点,难道那些真正的贤才,会感受不出来吗?

  只不过他们之前没有机会,现在陛下求贤令下达之后,想必他们定然是迅速筹备好行囊,日夜兼程地赶来长安。”

  他这番话,是将刘彻心底最大的担忧给打消了。

  只要自己求贤的诏令得到响应,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顿时,刘彻脸上绽出笑容道:“那伯玉你可要早些筹建太学场地了,朕这道诏令下达之后,若是那些前来长安的贤才望着空荡荡的白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