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6章 怡和公司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新宁公司第一大股东,本就是暨南军政府。而王妃伍菡,也就是伍崇曜的女儿,也曾在新宁公司资金紧张的时候,雪中送炭,注资十万两白银,成为新宁公司的大股东。

  更何况,新宁公司的技术,并非公司独创,大部分都是在杨烜的指导下发明的。杨烜并没向公司收取专利费,要新宁公司转让技术,也是理所当然。

  周锋当然不敢违抗杨烜。实际上,和黑旗军、军政府一样,新宁公司高层也以广东人为主。周锋自己也是广东人,便忍不住提前亮出了公司底牌:

  “越王一向高瞻远瞩,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为了军政府的大局,新宁公司自然应该转让技术给怡和公司。既要转让技术,何不合并公司呢?

  “两家公司合并后,资金、技术、人才合而为一。日后,不管是与洋人展开商战,还是集中力量制造更为先进、更大规模的工业品,都更有把握。”

  此言一出,唐廷枢眼前一亮,颇感心动。

  倒是伍崇曜颇存顾虑。杨烜入主广州后,伍崇曜身为杨烜岳父,自然备感荣耀。但工商建设需要大笔钱款,军政府同样缺钱。

  伍家已经为军政府报效了许多银钱,虽说军政府打有借条,却不知何时才能还上。

  眼下,新宁公司由军政府控股,怡和公司由伍家控股。如果两家合并,谁说了算?中国一向官大于民,军政府也不例外。到时候,一旦让军政府控股合并后的公司,情况就不妙了。

  这既是伍崇曜的顾虑,也是许多广东商人的顾虑。军政府鼓励工商,许多广东商人为了站队,也跟风创立了不少公司,甚至还投资了怡和公司。

  但新公司多为商业公司,或者是轻工业、手工业公司,重工业公司并不多。

  如果两家公司合并,军政府势必会控股新公司。在外人看来,这无异于官府侵吞商人财产,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那些尚在观望的广东商人,也将不敢轻易投资重工业公司。

  所以,杨烜断然拒绝了周锋的建议,说道:

  “合并公司之事,断不可行。

  “第一,两广同处岭南,一向都是广东富、广西穷,广东强、广西弱。历朝历代分置两省,清朝又把南宁府东的廉州府划给广东,本就有扶植广西,沟通两广之意。

  “新宁公司、怡和公司分别是广西、广东最强的公司,也将成为两省工业的先驱。一旦合并,势必会把重心放在广东,忽视广西。这样一来,广西的工业何以发展?

  “第二,新宁公司由军政府控股,个人投资占比少。怡和公司由伍氏控股,个人投资占比多。我国一向官强民弱,若强推合并,新公司的控股权必将掌握到军政府手里。

  “到时候,怡和公司股东会感到心寒,那些有志于投资工商业的绅士,也会望而却步。

  “第三,当今世界强国流行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竞争。两个公司总归比一个公司好,彼此互有竞争,避免店家欺客,停滞不前。

  “第四,广西乃边防重地,需要军工企业支撑边防。日后,咱们必要在云南、贵州、越北用兵。有新宁公司在广西,对日后大局大有裨益……”

  杨烜这番言论高瞻远瞩,伍崇曜与周锋无不佩服。他们反而谦虚起来,各自退让。

  伍崇曜说:“我们广东商人虽有资财,却并不懂得如何经营企业。如果两家公司合并,即便由军政府控股,我们也乐得当甩手掌柜。如果不合并,我们也欢迎新宁公司以技术入股怡和公司,指导公司运营发展。”

  周锋则说:“越王为大局着想,实非我等所能及。这次技术转让,我们一定倾囊相助,决不藏着掖着。按越王所说,我们还是不合并为好,但不妨交叉持股,既合作,又竞争。”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