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8章 追击吉字营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运输困难。

  以往辰光,湘军有水师战船,可以很方便地运输阿姆斯特朗火炮。自从武穴水战后,革命军海军夺取了制江权,封锁长江江面。湘军水师聊胜于无,吉字营无法借助水师战船,全靠人力、畜力运输辎重,行军速度大减。

  革命军这边,陆战队的防线距离半壁山最近,最早发现吉字营要弃守半壁山。

  陆战队司令陆顺德当即立断,一面派人向友军、第一军司令部报信,一面带上值班联队,从富口驶入长江,再溯江而上,至韦源口驶入长江支流韦源湖,再次抄袭吉字营退路。

  友军步兵第四师得到消息,师长李秀成同样当即立断,一面派兵在后面尾追,一面亲自带领两干轻骑,经花油堡,抄袭吉字营退路。

  步四师其他各团,亦接到军令,要不惜一切代价追击吉字营。各团争先恐后,分路前进,务必要追上吉字营,不使吉字营逃回湖南。

  在韦源湖东岸,步四师追上了吉字营。曾国荃急于脱困,令统领萧庆衍阻击革命军,自己率主力向咸宁镇方向撤退。

  萧庆衍号称吉字营常胜将军,对战太平军时少有败仗,且敢于和强敌硬拼,咸丰赐给他有“刚勇巴图鲁”的称号。

  曾国荃救过萧庆衍的性命,有恩于萧庆衍,对他很信任。萧庆衍带着两干湘军,筑成四座营垒,凭营垒阻击革命军。

  革命军急于追击吉字营,并没有携带重武器。李秀成不想在萧庆衍处浪费时间,自己率领两干轻骑继续抄袭吉字营退路,责令步兵一团星夜兼程,务必要歼灭萧庆衍,扫清追击之路上的障碍。

  兵法曰:“穷寇莫追”,概因军队被逼无路,往往会死中求生,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但杨烜一向认为,革命军是是一支脱胎换骨的新式军队,在组织、装备、后勤等各个层面,已经遥遥领先于湘军、绿营、八旗等旧式军队。

  正如革命军军歌中所唱的那样,“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古兵书上所说的“穷寇莫追”、“围三缺一”等古训,已经完全不适用于革命军了。

  按照杨烜的理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最主要原则,则是要最大限度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了歼灭吉字营,革命军完全有必要追击穷寇。

  在金牛镇,李秀成截住了吉字营前锋。金牛镇曾是古鄂国的都城,东依黄石、大冶,西通武汉江夏,南接咸宁,北接鄂州,自古就是一座军事重镇。

  李秀成只有两干轻骑兵,首先与吉字营骑兵接战。吉字营骑兵统领名叫伍维寿,一直追随曾国荃征战,是曾国荃的心腹爱将,获有“毅勇巴图鲁”的称号。

  “巴图鲁”是满清勇士的意思,专门用来赏赐猛将。自清初起,清廷对“巴图鲁”赏赐非常慎重,武将非有大功劳、大事迹,不得获封“巴图鲁”。

  太平军兴以来,清廷为了鼓励武将卖命,开始大量封赏“巴图鲁”。吉字营的将领大多都有“巴图鲁”称号,身披巴图鲁坎肩。

  李秀成兵微将寡,又没有重火器,在吉字营的猛攻下几乎不支。坚持到下午时分,陆战队赶来增援,李秀成才算稳住了阵脚,把吉字营牢牢挡在了金牛镇。

  曾国荃气急败坏,接连组织四次冲锋,都没冲过革命军的防线。吉字营连日行军打仗,官兵疲惫已极,曾国荃只得下令在金牛镇扎营,准备来日再战。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