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 创滩涂晒盐法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探索一下晒盐之法。

  江东之地,地险山僻,豪强招徕亡命,以私盐为业者,常聚众以千百为群。

  甚至孙策军中的校尉袁雄,此前也是一名私盐贩子,不少工匠还是盐户。

  整个梅雨季,孙策顺利通过郡县查到在吴县、海盐两地制盐的豪强四十多户,这个四十多户,指的是聚众最少百人的豪强。

  海盐县内,民以私贩为业者,不可计数,于家中设灶,煮海为盐的百姓大概要有数千户!百姓十率五六都曾制盐贩盐。

  等六月梅雨季结束,孙策就令袁雄负责召集这数十户豪强前往海盐,并在沿海一带招募制盐方面的能工巧匠,研究涂滩晒盐法。

  他更是亲自带着夫人周澄、长史张昭、谋主秦松、以及学者吴范等一系列江东顶级人才抵达海盐县的海岸。

  济济一堂的人才汇聚在海岸边上,吹着夏日海风,所有人都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周围原野数里都有铁甲环绕,一面面旌旗迎风飘扬,将这里戍卫的森严齐整。

  在场地中间的豪强、盐户和工匠们都好奇的打量着被大量文武拥簇的孙策。

  他们来之前就已经听说了此行的目的,毕竟孙郎打算推行一个“天日制盐法”的事情,已经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了。这件事在吴县已经沸沸扬扬的传了有一个多月。

  而孙郎来之前,袁雄校尉更是曾经一连数日都将他们召集起来讨论这方面的技术。

  按说这事众人本来不陌生,汉室向来有这个传统,如果有重大工程就派一位能臣贤吏去征调能工巧匠,然后咨询有多年经验的老者,再实地考察,然后最终由这位能臣推动整个项目取得重要成果。

  王景治黄河,马援开水田,无不是按照这个流程推进下来的。

  可众人还是忍不住窃窃私语。

  “这都叫什么事啊?天日制盐?我从未听说过卤不煮,而能成盐者。”

  “就是。孙郎一位将军懂什么制盐?竟然说要开盐田晒盐,盐还能在田里长出来?”

  “简直荒唐!马上就要到早稻收获之时了,不在稻田里收稻,却在这里研究什么稻田,岂不是舍本逐末?”

  “倒也未必不行。我看过古籍,早在先王之时,就有先民在蒸田为盐。”

  “那是因为田下面有卤水,水干之后盐留在了田中。但你见过海水干涸还能留下盐的?”

  “依我所见,此事就不应由孙郎主持。他一名将军,如何懂制盐之法?应该交由一名贤臣,考物理风俗,再下论断。”

  卤即盐汁的意思。《史记》: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

  作为煮盐的豪强、工匠,盐卤这东西,他们都是认识的。

  把海水变成盐卤,他们都能理解,他们煮海水为盐也需要先制成盐卤,然后再去煮盐卤,而非是把海水直接灌进釜里煮。

  但只靠日晒就能治成盐卤,然后再把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