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5章 我与赌毒不公戴天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我与赌毒不公戴天

  如果只是说,孙策占据江东获得了丹阳郡世家大族,豪杰长吏的支持,平常人可能很难有直观的感受。

  具体而言,这份支持是个什么概念?

  丹阳顶级豪强徐逸直接率部投入了孙策麾下,在军中为孙策征战。

  丹阳郡的长吏,比如石城县县令高承直接为了意气,而主动投效孙策,为他招揽豪杰,直接唯孙策之命是从,郡府的政令在他眼中还如厕筹。

  而丹阳郡的百姓,更有数千户要么是丹阳精兵,被周尚送到了孙策军中,要么是军中将士的家属,跟军中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家族更是数以万计。

  在权威、利益之外,孙策统治丹阳郡北部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就是人情恩义了。

  所以对留下来的高承,孙策笑着说道:“云章,你与这些豪强可不同。不仅仅是因为你是自己人。更是因为当初第一次见面,你的英气杰济和大志气节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天下多熙熙攘攘之辈,而云章伱却绝非凡俗,不慕钱财,而存救时济难之志。”

  听到孙郎这么高的评价与称赞,高承颇为激动,意气振奋,连忙拱手回道:“此皆因孙郎豪气冠世,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我以微末之才,惟愿追随孙郎,扫平江东,重定宇内。”

  这个微末之才的评价,可就太谦虚了。

  孙策可是十分清楚的记得,他这位石城县县长,除了大志气节之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谋略才气了。

  大军大量的家眷就是在他的帮忙下安置的,桑田、养蚕也是他一手撑起来了发展的雏形。

  而石城县境内,牛渚大营旁的上万屯田士卒也正是由他后续接管,抚平的人心。

  故而孙策在寒暄之后,便说道:“云章才干,军中向来称赞。在石城,深得屯田士卒之心。这些屯田士卒目前情况如何?”

  说起政事,高承神色端重起来,回道:“正欲向孙郎汇禀此事,军屯已经收获,屯卒陆续增加,已有一万六千余人,共开垦良田二十五万三千余亩,除去消耗,官府共获粮二十四万石,正屯于牛渚大营的邸阁之中。”

  孙策笑着赞道:“云章果然才干不菲,治县则使荒野开辟,军民并丰!”

  不过虽然夸赞了高承,但孙策对这个屯田规模很不满意。

  要知道曹操在许县屯田,第一年就得粮百万石。而邓艾在淮南屯粮,四万人且田且守,计除众费,岁完也能得五百万石以为军资。

  石城县的屯田规模并不小,但农业水平就落后太多了,种的是粟,大部分亩产也就三石。只有刘由新修的长陂,使水利灌溉有所发展,粮食才略微提高。

  孙策在军屯中的官、民分比,比例虽然较低,只有三成,这个最终的产粮数量也差距有些大。

  不过孙策也知道,这确实不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