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攻入固陵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在军事上很不明智。

  哪怕孙策大军攻不下固陵城,但由于吕蒙的屯田,钱塘就有十万石粮草,孙策大军围困也能困死会稽郡守军。

  归根到底,这一战,会稽在战略选择上就陷入了最大的被动。

  驱羸弱之兵,而迎虎狼之师,此智者不为也。

  他们野战不敢打,只能死守城池,粮道自然会被孙策大军所断绝。

  固陵城或许还能凭借屯粮坚守,但这些沿江土堡,绝对坚持不了一两个月。

  现在就是看吴郡大军愿不愿意在这里僵持、消耗一个月了。

  太史慈分析道:“如今之重,还是在于使敌不敢出城。不然我等日暮退兵,敌军夜间运粮,战事僵持,恐怕有损将军威名。”

  虽说这个时代,一场围攻战打上一两个月,甚至半年一年都很正常。

  但以孙郎威名,数次渡江攻城而不能克,一些人恐怕就有所讽议了。

  鲜于丹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说道:“那如此者上善莫过于击溃固陵大军,其下在于攻城,夺下一处土堡。”

  只要能拿下一处土堡,哪怕只驻军百人,这也是在钱塘江会稽郡守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既威胁会稽郡运输粮草,又能将己方粮草囤积于坞堡之中。只要囤积个几千石粮食,就足够吴郡大军派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入驻浙江南岸了。

  如果王朗不打算坐视孙策源源不断的往江南运粮,囤积于土堡之中,就只能派军前来夺城,那可就彻底被动了。

  太史慈振奋意气,说道:“此两项同时进行,举旗为号,下令大军渡江,然后我们二人前往固陵致师。”

  江北岸的大军有程普、张纮帮忙调度,所以另一位司马宋谦身先士卒,率领将士第一批踏到江水南岸。

  等他上岸,太史慈立即对他吩咐道:“将军队一分为三,东北大约五里处,有草洲,野草芦苇密不见人,高达数尺,可伏兵数百。命两名屯长率众伏旗于彼,若敌军出城,被我引到附近,则听我号令,立时举旗,一同杀出,奋勇破敌。”

  关于伏兵,其实没什么特别玄奥的。

  这都是军法里面已经严格规范了的,所有士卒进入军营学的军法,十七禁令五十四斩中,第一条就是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所以伏兵甚至不需要一位将领去指挥,只要屯长听令,按下旗帜,全军就会伏于密集的芦苇丛中,举起旗帜,全军就会第一时间杀出。

  能否设置伏兵的关键,就在于统兵将领是否了解战场,能否找到合适的伏兵之处。

  而太史慈亲自带着鲜于丹把战场跑了一圈,对战场地形可谓了然于胸,对方要是敢应战,就必然处于劣势。

  随后太史慈继续安排道:“你亲自统帅一部,去攻打南召屯。最后一部留在江岸,以备不虞。”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