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重装庐江上甲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千里,对军情皆不知晓,其令差之谬矣。将军当效仿周亚夫,独断军情,以定胜负。”

  纪灵焦躁的走在帅帐之中,这能一样吗?周亚夫独断专行,那是能打胜仗,所以君王诸侯都对他宽厚奖赏,不计较其违抗君令。要是他周亚夫没打赢试试?天子第一个砍他脑袋,诛他三族。

  自己这要是违抗后方将令,带着部队撤离前线,怕是回到寿春一定结局惨烈。

  到时候,自己一个畏孙策如虎的罪名一定是免不了了。

  虽然全军都惧怕孙策,但至少其他人还能伪装,甚至一边伪装内心的胆怯,一边指责他纪灵的怯战。

  这种事,从袁术以下,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德行。

  袁术那也是看见曹操率军来讨伐他,就能立即丢下部队,从豫州讨回寿春的不堪存在,只留下将领在前线死守,被曹操一个接一个的砍了脑袋。

  但袁术虽然怯战,他要求部将死战的勇气还是有的。

  纪灵和刘偕都写信给袁术请求撤军,可袁术言辞激烈的拒绝,要求纪灵一定击破刘备。

  可能袁术也知道,纪灵他打不赢孙策,所以对孙策的存在直接选择了忽略,回信中没有任何对孙策应对的方法。

  好像刻意忽视了这个人,前线孙策就不存在了一样。反正就是要求他纪灵,一定要大破刘备。至于孙策怎么应对,只要我没有提及,我就可以假装他不存在。

  这就是只提要求,不管条件。

  遇到袁术这么个老板,纪灵也很绝望。他只能恨恨的骂道:“孙策小儿,叛主背恩,不思廉耻,还主动与我等为敌,简直无耻小人,合当天诛!”

  但他也就只能偷偷骂一骂,这种事他根本不敢宣之于全军。

  甚至连袁术都不敢大肆声扬,自袁术以下,就仿佛无视了江东藩镇的自立,无视了孙策与袁术的决裂。

  自始至终,哪怕到袁术身死,也没有任何一个淮南系文武臣子公开骂过孙策一句。

  这主要原因就是没法宣扬!要是骂孙策,就会动摇淮南的根基,让士兵心生疑惑。

  毕竟孙策是因为反对袁术称帝,才导致的与袁术决裂,这是占据天下大义的。他孙策可是朝廷正式任命的讨逆将军,又不是袁术自行招募的属吏或者部曲。

  孙策因反对袁术称帝而与其决裂,可谓大义在身。

  反倒是袁术以汉家将领臣子的身份,僭越称帝,大失人望民心。

  普通士卒看不清太多,但他们一旦得知连袁术麾下最战功卓越得大将都因为袁术称帝而决裂,他们就会思考自家主公得称帝是否正确。

  甚至大部分将领也会迷惑,比如刘偕,他现在就慌张的口不择言,问道:“主公也是不知作何想,非要称帝!如今北有吕布,南有孙策,东有刘备,西有刘表,还有更加恐怖的曹操。我等对这些诸侯,就未尝大胜一次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