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御三家各自的雄才伟略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带是他唯一的选择。

  是仪也颇具慧眼,尤其他接触过刘备,因而断言道:“刘备宽宏得人,可得部下死力。陈登良谋,料世兴衰,委质于主,是训是谘,暂思经算,睹事知机。关羽雄壮虎烈,武力既弘,计略周备,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

  “以此为战,必不惧曹操。所缺者,唯基业而已。”

  “如今刘备灭吕布,平徐州,威望大著。又招徕流民,授予良田,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下邳、彭城、东海、琅琊等郡,皆安集之,贡献相继。”

  “以此为基业,刘备又遣关羽在沛国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益贮谷粮数万石,为战守备。愚以为,刘备已得徐州人心。”

  “而曹操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大肆屠杀,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

  “如此可断言,曹操破刘备易也,夺徐州难也。只要将军及时救援,刘备可挡曹操数年。”

  挡曹操数年,那袁绍就该打赢北面的公孙瓒了。

  如今已经是建安三年冬,转过年春季商队出发之后,一转眼就进入建安四年了。到了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就将爆发。

  不过就算是官渡之战这种大事,此刻孙策也无暇关注,他眉头紧蹙,问道:“刘备在徐州授田?孤知刘备必无此雄才远略,是何人教其此法?”

  这乱世,什么大马金刀、什么拥众万余,那都是虚浮之势,就像曹操所言,自遭荒乱,率乏粮谷。时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要成王霸之业,最重要得还是有树基建本之策,为国之根本。故张昭向孙策建言:“自古所以谋国者,必有一定之计。”

  而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树基建本者,故纵强盛一时,亦难有所谓。

  这扫平乱世的树基建本之策,曹操选择的是屯田,即脩耕植,以畜军资。

  孙策选择的是不立田制,兴江南之财富,且江东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舶万艘,交贸往返,守位以财。一改天下分崩以来,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的残破之态。使野无旷土,民间丰稔,粳稻丰积,国强民富。

  刘备本来是没有这种宏远规略的,一直到诸葛亮为他掌管内政、后勤之前,他政治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建树。

  而眼下,刘备这里明显出现了差错!

  他居然也有了树基建本之策,在徐州搞起了春秋以来的均田!

  均田当然不是说给天下均财富,而是将荒田授给百姓,并允许土地交易。

  见孙策既惊诧又关注,是仪便详细介绍道:“徐州疆域狭小,经济薄弱,又世荒民饥,百姓流离。故而陈登之父沛相陈珪建议刘备在徐州效仿我江东,大肆革新,凡百姓在徐州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