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宗亲猛将投效入营(求追读求月票)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繇为了防备历阳的进攻,可是在沿江层层设垒,部署了规模庞大的军队。

  是防守整个长江沿线,还是防守历阳一处军事要地,还是容易做抉择的。

  看着恍然大悟的陈武,孙策说道:“你一会儿传令下去,今夜召集军中屯长以上将士,讲武习兵。各队队率督士卒学习十七令五十四斩!”

  闻言,陈武面色一苦,问道:“又要增加学习内容?士卒只要学习十七禁令五十四斩即可,可将校又要学习军规军纪,还要学文识字,如今还得学习兵法?感觉我头发都要掉光了。”

  孙策大笑,说道:“所以古人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想要在这乱世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学习型军队,无疑是成本最低廉,同时也是效果最显著的一种方法!

  孙策不信一群深谙兵法,熟知战场经验,又军纪严明的军官统帅的军队,会打不赢一支乱世诸侯的草莽之师。

  关于今夜讲武的内容,孙策已经想好了,就讲鸳鸯阵的排列。

  为了生动形象,他找人抬来一块木板,又从惠衢的豪宅那里找来了一沓白纸,这种洁白柔软的纸张,名为左伯纸,事实上已经跟后世的纸张没有任何区别了,摸起来光滑细腻,粗糙什么的是完全不存在的。

  中原造纸术在左伯纸问世之后就已经具备了完全取代竹、帛的条件,所以哪怕左伯纸之后,造纸术几乎没有任何发展。东晋大臣桓玄一道“以纸代简令”,命天下“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纸张也能立即彻底取代了竹帛的地位。

  晋朝著名的成语洛阳纸贵,说的不是纸贵到平民用不起。恰恰相反,是《三都赋》问世后,洛阳百姓都用纸抄写,纸被大规模抢购,不足以供应,所以纸的价格变贵了!

  《三都赋》问世的时间距离当下不足百年,这百年之间正是最惨烈的汉末三国,技术发展几乎为零。

  孙策一边在纸上勾勒着图案,一边心里盘算,渡过长江之后,选个什么时机推行桓玄的以纸代简令。桓玄也是在江南推行的这道政令,倒是个非常好的参照物。

  扔掉几张废纸之后,孙策顺利在纸张上勾勒出了一张自己满意的军阵图形。正是鸳鸯阵左右对称的基本阵形。

  有了手感,孙策又接着画出了鸳鸯阵的变阵,三才阵。

  鸳鸯阵适合江南地区展不开大型方阵的丘陵地形,而三才阵则是适合大规模作战的横阵。

  阵形也很简单,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其进攻。

  这阵形大概也能算是一个长枪方阵,将由一个个小阵排列成巨大的方阵。而且中间有整齐的弓箭手方阵协同作战。

  这种弓弩、步兵、骑兵协同作战的战法,一旦形成,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