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6章 大举三军,用申九罚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里怎么也有了变化?

  难道是因为曹操没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缘故,使得天下群雄都没有了道义上的优势。所以河北豪杰环视天下,似乎袁绍最有可能一统天下?

  要知道,徐邈所言,可是真的再精准不过了。

  如今天下雄杰豪士举旗创业者,莫不假以袁绍、袁术之名。

  袁术既灭,袁绍就是天下名望最盛的诸侯,所以四方之众纷纷归附完全不在话下。

  尤其如今天子复京都于洛邑,创王师而扫关中,自立朝廷于关西。关东这些诸侯皆是汉室封臣,而袁绍是大将军,曹操只是卫将军。

  袁绍能承制拜封,其中蹋顿、峭王、汗鲁王等皆是受的袁绍印绶,从而并为乌桓单于。

  对幽州的局势,徐邈无疑比孙策更了解,说道:“细公孙瓒猖獗之时,袁绍联合刘和、阎柔等人围攻公孙瓒,乌桓便出兵相助,出力颇大。如今公孙瓒败亡已定,而袁绍承制拜封,兼柔戎狄,三郡乌桓皆愿在其麾下效力。”

  孙策问道:“故而燕、代诸侯、豪杰皆以为袁绍将席卷天下?”

  “这倒并非如此。”徐邈沉思着说道:“国让不与众同。其曾言,曹公英明胜于袁绍,壮勇胜于袁绍,用人胜于袁绍,决断胜于袁绍,故而相持日久,一旦寻衅,便可大胜袁绍。”

  对这个判断,孙策不置可否。

  要知道历史上官渡之战,曹操赢得太惊险了。是一系列的巧合堆叠在一起,才导致曹操最终决胜。

  但凡许攸、张郃两人,少一个叛乱,结果都将截然不同。

  但张郃投降的那么轻而易举,恐怕也有曹操掌控天子,占有大义的原因。

  都说袁绍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但不论沮授、还是田丰的意见,他都采纳了啊。

  沮授让他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于是袁绍就派了最有能力的大将刘备率精兵前往汝南,骚扰曹操的后方。但刘备又被曹仁击败,没起到效果。

  沮授说:“颜良性格促狭,虽然勇猛但不可独自任用。”

  袁绍也没有不听,白马之战,是沮授、颜良、淳于琼、郭图等共攻刘延。结果颜良被斩。

  这就算是孙策,一个谋士接连给他提了两个意见,都损兵折将,毫无效果,而且折损颜良、刘备等两员大将,自己也要怀疑要不要再听后续的建议吧?

  只能说,袁绍大业未成,就自断肱骨,杀了麹义,导致袁军诸将水平完全比不上曹操。

  但凡麹义仍在,何至于曹操屡战屡胜?

  不过即便如此,孙策也觉得袁曹交战,胜负尤未可分,要知道当今天下诸侯当中,最能打的将领一般都是诸侯本人。

  袁绍的军事实力,那也是被公孙瓒评为:“袁氏之攻,状若鬼神,梯冲舞吾楼上,鼓角鸣於地中,日穷月急,不遑启处。”

  以至于历史上曹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