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0章 文聘取长沙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0章文聘取长沙

  蒯越这个人因曹操一句我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也,而闻名后世。

  曹操之所以如此欣喜,是因为蒯越这个人几乎就是贾诩的翻版,他跟贾诩的性格、智谋特点都完全类似,只是没有贾诩的人生那么坎坷,所以没出过什么祸国殃民的智策。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辅佐的是荆州牧刘表,所以导致他的声名不如贾诩。

  后人皆盛赞刘表单骑入荆州,然后坐有荆襄八郡,仿佛是多么了不起的盛举。

  但刘表哪有这个才能啊?如果有这种雄才,他也不至于坐守荆襄,不能再拓寸土。

  事实上,刘表能坐拥荆襄八郡,完完全全是蒯越的功劳。从计策谋画,到执行的部下,游说的说客全是蒯越提供的!

  也就是当时有汉室册封荆州刺史的诏书和印绶,任何人只要找到蒯越都能坐收荆州。

  而刘表也是这么做的,他单骑入宜城之后就找蒯越、蒯良共谋荆州。

  刘表问:“宗贼甚盛,而众不附,袁术因之,祸今至矣!吾欲徵兵,但恐不集,其策安出?”

  蒯良给的建议是:“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

  “苟仁义之道行,百姓归之如水之趋下,何患所至之不从,而问兴兵与策乎?”

  也就是修仁义而服远人。这属于孔子那个修文德以服远的常谈。适合强大的诸侯,但未必适合一个单骑入荆州的刘表。

  于是刘表又顾问蒯越,于是蒯越说:“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

  “兵不在多,在得人也。袁术勇而无断,苏代、贝羽皆武人,不足虑。宗贼帅多贪暴,为下所患。”

  这个分析可谓将敌众隐患和缺陷分析的一针见血,大安刘表之心。随后蒯越表示,我手下有一些平日具备名望和修养的人才,若遣去宗贼处示之以利,宗贼首领必定持众而来。

  “然后使君诛其无道,抚而用之。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袁术等虽至,无能为也。”

  刘表善之,遂使蒯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袭取其众,或即授部曲,刘表遂威震荆襄,形势转盛。

  唯余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襄阳,刘表又派蒯越和庞季单骑往说降之,江南遂悉平。

  正是因为蒯越如此丰功伟勋,几乎凭一己之力帮刘表平定了宗贼、组建了军队、劝降了余贼、平定了整个荆州,所以曹操才会有‘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也’的感慨。

  但蒯越与贾诩更像的一点则是他们俩的性格,都属于明哲保身派。或者说是降曹派。

  二人都看的清形势,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必将拥有天下,遂皆力主投降曹操。

  主张投降,显然也跟蒯越的自身和宗族利益相关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