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4章 再屠徐州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带着于禁站在岸旁的水师劳碌往返,士卒们装卸辎重、粮草和车马等,连绵不断的运往淮北。

  这批出发的将士,正是魏延所统帅的三千步骑。孙策当前的军队规模虽然对曹操并不占优势,但还是选择派魏延率部进军淮河,攻徐州下邳、彭城之地。

  在淮南要断曹军后路并不容易,但从淮北断曹军粮道就容易多了。

  下邳虽然有曹军的驻军,但徐州并不稳固,曹军屠杀的影响没有那么容易消去。无数徐州豪杰,皆念父兄之耻,欲以报仇雪恨。

  尤其是在于禁统帅的右路军,五营皆殁的情况下,江淮是震。

  此时江东大将会使北伐,哪怕曹军将领据城死守,亦有大量的徐州豪杰会在郡县之间起兵叛乱。

  甚至说不定曹操任命的彭城相、下邳相、东海太守等都会相继投降江东。

  孙策在江旁负手而立,看了一会儿这壮阔河川,转头对于禁说道:“于将军以为此次我军北上徐州可能占稳当地?”

  南方军队北伐历来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便前期攻城略地,十分顺利。

  也很容易就在北方势力的反扑下,守不住夺下的城池。

  这一幕在诸夏历史上一次次上演,从春秋之时,吴国北上争霸开始,到南朝北伐、五代挥戈。

  南方势力并非没有所向披靡的战果,只是军事胜利之后,很难直接占领统治当地,用不了多久就会北伐成果毁于一旦,又被北方势力夺回去。

  能够稳固在淮河防线的,就算是文治武功皆煊赫一时了。而大部分南方政权,就只能以长江天堑,据守在江南之地。

  这其中原因比较多,不过主要原因就是三点。

  首先是江南的治所一般在建康,支援北方防线的速度肯定是不如从兖州、豫州一带进军的中原诸侯。

  就像眼下,曹军从兖、豫出兵,哪怕江南已经有所防备,前期还是被打的措手不及,连丢城池。

  而眼下,即便孙策击败了曹操,显然也不可能将大军都屯驻在淮河以北。江东的大军主力肯定是要徐徐后撤。

  不然整个冬季,河道冰封,运粮不便,前线长期屯聚四万大军,将对江南民生造成极大的破坏和影响。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江淮、徐州一带是中原少有的广袤平原,地形平坦,实在是无险可守。

  越过淮河,北部就没有任何天险和兵家要地。

  只有一个彭城扼守三条水路,是兵家必争的后勤要路。但它在地形上可是完全不适合防守啊。

  不然也不至于刘邦与诸侯联军一举就攻陷了楚都,而项羽带着三万骑兵杀回,就打的刘邦弃子而逃。

  到了汉末更是曹操、吕布等诸侯在这里来去自如,但凡徐州有一处险阻要地,也不至于陶谦、刘备那么被动,一次次的丢失徐州。

  此次魏延北上,打下徐州部分城池是不出意料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