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7章 诸葛武侯进军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甚至整个天下都认可孙氏为南方之主,孙策地位稳固之后,才能进一步北伐中原。

  这一点孙策的想法跟刘裕是类似的。

  闻孙策之言,赵彦方才说道:“孙将军之言,不无道理。朝廷亦并非不明是非,强求将军立即退兵。若曹军退兵,撤离淮南,将军可愿止戈?”

  孙策当然不可能给出承诺,只是淡然的说道:“战事未定,孤尚且不知战局走向,怎敢断言曹军败退之后如何?天使不妨暂留在淮南,以观战事走向,再作定论。”

  话到如此,就已经事实上意味着天子的调停失败了。

  孙策、曹操执意要在天子调停的天使面前,接着把战事打下去,不可能就此划疆止战。必须一战打出一个南北分定!

  赵彦调停不成,只能压着怒火,说的:“孙将军既不能领朝廷之德,则朝廷只能召将军胞弟翊入职三台,为中宫谒者,以宣朝恩。”

  孙策诧异的看了一眼赵彦,召孙翊入三台?

  大汉以尚书、御史、谒者为三台,其中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

  谒者属大长秋,主殿上时节威仪,并传凡引见臣下,传达使命等事。

  说白了,这就是皇帝身边的亲随官。

  对这个事情,孙策想了想没有拒绝,孙翊豪勇最似先父,其勇武过人,但谋略不足,去汉天子身边涨涨眼界也没什么不好。还能方便他将来出镇为王。

  况且,孙策也的确需要一个能给自己传递朝廷消息的亲信之人。

  所以对遣宗族子弟入朝这件事,孙策并不是太在意。

  况且这还是个谒者,以后出使江东,宣传天子恩义,他都能参与其中。

  孙策便对赵彦回复道:“可。待孤击败曹贼,将遣三弟翊入朝天子,输送贡赋。”

  赵彦随即拱手告辞,说道:“今朝廷动荡,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外拖义兵,内实相图也。当下天子施恩,将军宜早迎朝廷之意,于义为得,于时为宜。望将军再思之。”

  送走赵彦,孙策留下了张纮和诸葛亮,其实他们俩都是文武精通的谋臣,有点类似于沮授,威震内外,又能出谋划策。

  等天使离开,张纮便起身,说道:“汉室凌迟,为日久矣,四方豪杰并起,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此方乃真正万人逐兔,先得者方能定人心。将军如今南方初定,兵强士众,必须击破曹操,才能外绝强虏觊觎,内安豪杰人心。况天子来使,和解关东,淮南之战,已不宜再迁延,宜早日进军驰援。”

  张纮说的是战略上的考虑,击败了曹操,使这个南方政权保证自己不被外敌所威胁,能断境内野心勃勃的豪杰,内外勾连的企图。

  事实上,战术上,孙策也不得不进军去与曹军打一仗了。

  不然徐琨那里怕是要支撑不住了!

  徐琨和徐盛两人守城战事都已经到了岌岌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