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9章 请平交州疏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子兵法》一本书,自古以来无数军事家、政治家研究了一遍一遍,从字里行间读出来的都是“慎战”两个字。

  三军一举,兴师动众,就意味着劳民伤财,损耗无数。

  这是因为,中原基本上把能占的菁华、富庶土地给占完了,四夷能占的都是穷山恶水之地,比如塞北荒漠,南方樟林。

  要么是气候苦寒,要么多蚊虫疫病。

  所以中原进攻他们得不偿失,反正中原手中有丝绸、瓷器等财富利器,保持和平就能把钱给赚回来。

  哪需要兴师动众,去征讨一群苦哈哈?

  但中原五千年,也并不是每个朝代对外作战都没有收益。

  其中最显著的当属是大唐初期了,唐军初期作战,往往几千人就能带回来大量的奴婢、牛马,收其数万。

  所以有唐一代,有最多的胡姬、新罗婢、菩萨蛮和昆仑奴等等。

  职业府兵因为对外征战而收益极多,收获了大量的财富,民间亦因此而迅速繁华起来。贞观之治的文治武功,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功劳。

  而大唐也正是因为如此,成为灭国最多的朝代。因为他灭国,真的能够从中获得大量的收益。不论是财富、男女,都被带回中原,各种奴隶盛极一时。

  孙策无疑是传统的政治家,他一直不太愿意兴师动众去殖民、掠夺域外小国,如果域外小国愿意臣服和贡奉,他绝对乐的建立朝贡秩序,不会出兵将其覆灭。

  这是因为在他的治理下,江东农业发达,给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江东的澄锦、白瓷、丝绸、造船、陶器、篾器、玉器以及珍珠、玉石等都冠绝于当世。

  有这些收割利器,江东只要铸币,就能用铜钱从域外换回来大量的金银玳瑁,美女武士,名刀骏马。

  一个域外小国,甚至一个胡酋部落,要数年产出的牛羊和皮革,才能从孙策手里换走几十匹澄锦,几百套瓷器,或者几千匹普通的绢帛,从而改善他们的部落生存条件,让族内的孩子有鞋可穿,让一户家庭不至于一条裤子传承三代人,哥哥穿完了,弟弟穿,弟弟穿完了再给妹妹穿。

  不要觉得这种情况很震惊,事实上哪怕天朝刚立国那一会儿,几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那还是工业化已经如火如荼绽放在这片土地上的时代,百姓初步解决了温饱。

  而在当代,别说温饱了,百姓能有件衣服御寒,有一双鞋子可以穿上几年,不至于春夏秋冬都光着脚到处乱跑,那就是天子恩德,泽被天下了。

  尤其那些深山里面的胡虏蛮夷,光着脚走路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孙策手里的工业产出,完全是收割他们的利器,哪需要兴师动众的去征讨他们?

  但吕蒙这次对武陵蛮的战争,让他看到了一个新的气象。

  毕竟中原不愿意战争,可不意味着其他异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