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2章 鲁肃任职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方都是以安抚为主。

  士燮主动归附,这对孙策而言,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拿下交州的机会。

  于是孙策说道:“可以士燮为交趾太守,以明德于四方。只是交州刺史之职,却必须要慎重。长史以为,可选何人担任交州刺史?”

  张昭思索了片刻,说道:“在士燮理政交趾之前,交州无论民风民俗、富庶程度,皆不能与中原相比。而士燮为政开明,胸怀若谷,宽厚待人,礼贤下士。遂使交州安宁,物阜民丰,百姓悦之。”

  “我以为将军所任命交州刺史,不可权柄轻微,不然不能威其众。亦不可威刑过众,使百姓怨之,失民心。”

  “宜选宽容得人,又能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肃齐万里者。”

  孙策踌蹰,宽容得人,而又恩威兼著的刺史。

  孙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毕竟这也算是千古一相了。

  然后就是陆逊,这是出将入相的人才。

  三国志里面,单独给臣子列传的,就只有这两人。

  包括荀彧都是跟荀攸、贾诩并传。

  这两人何止是恩威兼著,简直是出将入相,文武全才。

  只是把诸葛亮调到交州去,着实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而且在江东,这两人走的都是武诸葛、武陆逊的道路,一个掌管步骑,一个在水师历练。

  让他俩去交州,先不说合不合适,一旦染上了瘴气,孙策可谓痛失一臂。

  而他俩不能南下,那可以选择的贤才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孙策考虑了片刻,江东如今还是人才济济的。

  由于打下了荆州和淮南,大量魏蜀吴的名臣如今都在孙策麾下。

  由于孙策也记不住那么多能臣,所以他在垂拱殿的屏风上就写了几个他特别在意的名字。

  什么叫简在帝心?

  这就是最生动的体现啊!

  有军政要职的时候,孙策不可能去任命那些他自己都记不起名字的官吏,必然会优先提拔任用这些被他格外关注和信重的能臣。

  很快他就在上面挑选出来三名臣子,分别是刘巴、刘馥和鲁肃。

  只是刘巴很快就被孙策划掉了,他虽然才高博学,但因为殊功已经升任江夏太守了。

  剩下比较合适的就是寿春令刘馥和江东的都督鲁肃了。

  这两人都比较合适,刘馥可是曹魏最精达事机的六位刺史之一,曾经匹马入空城合肥,建起了富庶的淮南。

  而鲁肃也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大都督,他曾经主持军政,威望恩义,大行于众。

  思考了片刻,孙策说道:“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往时司察之而已。今交趾名曰初定,然尚有郁林、珠官日南、崖州等郡界未绥,依作寇盗。新刺史宜得精密,检摄八郡,方略智计,能稍稍以渐治交州,假其威宠,借之形势,责其成效,庶几可定。”

  “便以鲁肃为交州刺史,令其抚慰诸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