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5章 夏侯惇决死,李通归降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袁绍的气势如虹,江东的金戈铁马不同,颍川许县境内一直笼罩着一种王朝末路的风雨飘摇。

  从士吏将校,到豪强世族,从文臣武将,到各地守吏,皆是人心惶惶,不乏有人弃城而走者。

  屯田的屯卒更是一营一营的遁逃,江东的先锋和游骑已经杀到颍川疆域一线了,战火即将席卷许县腹地,此时战局不利的情况已经瞒不下去了。

  所有屯卒都清楚,此时不逃,就要被强迫送上战场,惨死于战事当中。所以哪怕夏侯惇下令连坐,一人逃亡,全伍皆杀,逃亡亦不可抑制。很多时候一营五十名屯卒都全部趁夜遁逃。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前线的满宠有争胜之心,荀彧也没办法不惜代价的给他源源不断的提供后援。

  从曹仁战败到如今,荀彧拼尽全力才往平舆一线输送了万余屯卒,又在颍川动员全部男女,共计两万人屯守疆界。

  他实在是没办法把部队全部送往平舆,颍川境内已经有配合袁绍、孙策而起兵的豪杰叛逆。

  在东南的颍水方向和西南的昆阳方向,都有江东军队出现,抄掠许下。

  颍川这片平原之地,四面漏风,想要稳固形势,只能重兵把守。

  而荀彧强征的这三万男女,已经是颍川最后能调动的三万人了。

  三万男女只观这形容,便可知,这是绝对意义上的乌合之众,没有任何机动能力,只能据城死守,一边防御敌军,一边整顿训练。

  不过即便这种乌合之众,也是在防守之战中才能征召出来的。

  不需要长途远征,没有太大的后勤补给压力,荀彧才能迅速拉起一支勉强一用的部队。

  对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荀彧几乎不抱任何期望,别说他们三万人分散在各地,就算集结在一处,两军列阵,也可能被江东军千余铁骑,一鼓而破。

  兵法言:不教而战,谓之杀。

  可荀彧也实在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从袁绍南征以来,他就夙兴夜寐,精力憔悴,曹军相较于兵多将广的袁绍势力,本就不占优势,如今孙策又起于南方,中原腹背受敌,已是生死存亡之秋!

  偏偏跟他一同镇守许县的曹营大将军夏侯惇又并非以将才著称,只会一味的向荀彧要援兵。

  荀彧劳累到半夜,烛光下只感觉双眼晦涩,头昏脑胀,但夏侯惇依旧不依不饶。

  “荀君,我等派往赭丘城的三千徒卒路上被江东大将张辽率游骑所破,奔溃而归者仅千余人。赭丘城是颍、汝一带仅有的几处兵家必争之地,绝不容有失,急需援军增援。”

  夏侯惇打仗的能力相对一般,不过战略眼光还是有一些的。

  就如他所言,赭丘城是洧水和颍水的交界地,即在后世周口的川汇区到西华一线,川汇区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这里是因地理形势而得名。

  在赭丘城这里,洧水又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