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 荀彧拒降,徐盛先登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军恃国家之大,矜人庶之众,无故兴兵来攻,欲见威于敌者,此乃骄兵。兵骄者灭,此非但人事,亦天道也。彧深为将军忧之。”

  “而曹将军明哲超世,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其救乱诛暴,兴义兵以保郡县。今虽危难,未及吕布趁衅之时,兖州仅余三县。”

  “我等治下尤有豫州、兖州、青州三地,地广兵精,若胜袁绍,大军回援,将军未见有万全之势,若兵败势覆,兴兵十万,而攻城不克,恐成千古之憾。”

  “且如今袁绍势众,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其遇因运,得收英雄之谋,假士民之力,东苞巨海之实,西举全晋之地,南阻白渠黄河,北有劲弓胡马,地方二千里,众数十万,可谓威矣。于当今之际,无敌于天下,视霸王易于覆手。”

  “此实乃天下之大敌,汉室之国贼也。曹将军如今式微,孙将军何不退兵,而以我等为藩屏,以抗袁绍之势?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明上今不相救,我等败亡,亦非明上之福也。”

  荀彧的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又情真意切,仿佛谆谆之言,发自肺腑为江东考量。

  甚至孙策身后的诸将都为之意动。

  江东诸将也以为,若能以曹操为藩镇,其在兖州、青州一带抵御袁绍,而江东趁机占稳豫州,兵进益州,休养生息,到时候以青、徐、豫、益、荆、扬、交七州为根基,袁绍纵有河北亦难当江东大势。

  荀彧见江东诸将意动,亦态度逐渐强硬,说道:“况孙将军如此相逼,便不忧曹将军率军归于袁绍?到时袁曹联军近二十万步骑挥师南下,在许昌城下这十万军队,又有几人会为孙将军死战?若一倾覆,惨败而归,恐基业分崩!”

  听荀彧说完,孙策扬声大笑,说道:“荀卿何必以此无稽之谈而诳天下?曹操若甘为人下,当初只有三县,兵万余之际,就已经归降袁绍,何必等到今日?”

  但荀彧有句话,孙策还是非常慎重关注的。

  那就是如今曹操虽然局势艰危,但未若当年兖州之战时,被吕布偷袭仅剩下三县之地。

  哪怕被袁绍、孙策两面夹击,如今曹军的疆域仍跨州连郡,在青州、兖州、豫州都还有据守之地。

  曾经有过低谷的好处就是,会让人更加沉稳,见过了当初的惨烈,现在的情况对曹军而言恐怕是微不足道。

  只要曹军能打赢袁绍,然后七八万大军回援,孙策率军十万围攻许县的战事,就会像孙权攻合肥一样,被迫撤围。

  所以孙策更坚定决心,一定要奋战攻破许县,不给曹操势力重新转盛的机会!

  而眼见孙策态度如此坚决,荀彧不得不说道:“孙将军纵不愿以部曲视之,亦可以盟友视之。如今袁绍兵强势众,将军难道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