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3章 钱庄与禁奢令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其中之重,黄金约五千斤,钱三十万缗,布帛七十万匹,锦缎万余。”

  孙策微微颔首,看得出来,随着大富豪财富的增多,钱财就开始堆积了,能够消费流通的财富肯定比不上大量百姓。毕竟将军府就这么多人,不论怎么吃喝,他消费的能力就那么大了。

  这要是按以往,富豪之家积攒了这么多财富,那肯定就直接埋了。

  随着族中长者去世,后代子孙讲究事死如事生,肯定埋下去几吨重的铜钱,和大量的金银珠宝陪葬。

  除了肥了盗墓贼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益处。

  因而孙策问道:“孤听闻建康城中子钱商人十分兴盛?夫人可曾向外借子钱?”

  别说中原不重视工商,事实上中原子钱商人之所以兴盛,很大的比例就是借给了那些小工商业者。

  随着经济发展,有大量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想要转型成为工坊主或者商人。

  只是缺少资金,所以子钱商人便弥补上了这一块。

  当然孙策也不是给子钱商人正名,因为他们也从来都是不仅仅从事这方面,更多的还是借高利贷,为害百姓。

  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随着工商业兴盛,官府只能面对这个问题。

  所以大宋一朝经济上面临的两个重大难题,一是房地产,二是高利贷。

  于是才有王安石的改革,设置青苗法,灵活地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改善北宋“积贫”的现象。

  当然,北宋的那个积贫跟其他王朝的积贫不太一样。

  北宋所谓的积贫是指财政压力大,要缓解一下财政紧张的情况。像大明所谓的积贫,那是真没钱!税都收不上来。

  而听闻孙策询问,陈月以为孙策是关心她有没有违法乱纪,她立即紧张的回道:“妾所做都是些清清白白的买卖,绝不曾违法乱纪。最违礼制的也不过是让下人在建康城中经商,可这又不止妾一人在做。各大族哪个不在建康城中建房舍几十、几百座,坐收赁钱?”

  孙策笑着拍了拍其手,说道:“孤并非是要斥责夫人,这子钱商人其他人做的,难道我等做不得?”

  “做!不仅要做!还要做大!”

  孙策态度坚决,说道:“民间需要借贷,这是千古皆然的事情,放之四海而皆准。我等不借,亦有子钱商人会借。那倒不如堂堂正正的开门经营,就叫钱庄。我等规模更大,利息更低,则百姓将更加受益。”

  “三十万缗家财,留在府中亦只是一堆铜铁,流通出去,方能促民间繁华。”

  王安石想的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理想无疑是好的。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

  可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他让官员去操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