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6章 募兵十二万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康作为治所,诚然有距离北方相对较远的劣势,可是在税收方面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江东三郡,现在开发比较好的是吴郡,吴县境内野无旷土,其他各县也是农田广袤,水利发达。国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将太湖周边的沼泽、湿地给整治成了沃土和湖泊,水利修的十分发达。

  其实这一带早在春秋之时,就是非常肥沃的土地,沃野千里,天府之国,所以支撑起来了吴国的霸业。

  无锡、常州等地具备跟吴县一模一样的气候,所需要的不过就是官府的强力整治而已。往日秦、汉治理中心都在北方,既没有发现这里适宜耕种的气候,也没有意愿动用几十万人把这里修治起来。

  若江南早有秦国修建郑国渠时的意愿,吴郡这里早就成为天下的经济中心了。

  要知道郑国渠修建之前,秦国关中之地也是盐碱淤积,产粮远远低于东方。等郑国渠修建起来,用富含泥沙的河水浇灌当地,乃实现了亩收一钟(六石)的壮举。

  江南这里要比关中的发展方便太多了,这里要防备盐碱化的主要是钱塘,余杭一带。像无锡、毗陵这种与吴县毗邻的郡县,只要疏浚泽国,将泥水疏浚到一处大湖中,很容易就形成苏湖熟、天下足的情景。

  后世这里被开发出来,也不是因为太阳把水给全晒干了,主要原因也是南渡的士人和南方政权在这里大举开发,兴修水利。

  吴郡这种孙策治下的最富庶郡国尚有如此潜力,其他丹阳、会稽、吴兴三郡更是农业发展的潜力无穷。

  尤其是丹阳,这个大郡在孙权的治理下就实现了一郡粮食之所出,足够供应整个江东数郡的繁华场景。

  如今在孙策的开发下,农田也是不断开垦,农业水平不断发展。

  大户之家,有数千亩良田,一年所出就有数万石粮食。

  这么多富裕的粮食,自然足够供应更多的人从农田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文武工商。

  数万石粮食,哪怕是军队敞开了吃,也足够数千军队吃一年了。

  因而一户大户之家,常聚众千余,经营工坊,冶炼铜铁,煮海为盐,组建商队等等。

  这一切使得江南的国家正税不断提升,不论是农田缴纳的农税,还是工商业缴纳的市税、市舶税等,都每年递增。

  这是绝对意义上的一件好事,不论是对百姓,对国家还是对整个民族而言,都是一件值得称赞的美事。

  说明国家正在蓬勃兴盛的发展,天下财富不断膨胀,百姓生活与日俱增,国家也愈发的强盛,整个民族都在发展的快车道上。

  步骘接着说道:“除了户税和工商,另外海盐、工坊和牧监也都受益极大,各自有十数万缗及数十万缗不等。”

  江东一直有官营作坊,还有官营的纺织寺监等,虽然人数不多,只有数万人,但利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