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 誓师出征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辅之功,故使其五世相承,位至公卿。自朝廷播越,天子更使袁绍承统辅业,委以大事。

  而袁绍以盛年在职,坐拥强兵,无有臣礼,朝臣非之,义士讥之,天下所闻,其罪一也。

  其为大臣,当除国难,又为人子,当卒祖业。哀声未绝而便罢息,为臣不忠,为子不孝,其罪二也。

  天下已安,其却坐自起众,致使烽烟再起,天下骚动,死伤流离,其罪三也。

  自初平之末,吾江东将校,万众一心,气吞山河,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威声,故敌观电而惧雷状,听声而惧兵威。

  兵先乎声,其来已久。昔有虞始戒于国,夏后初誓于军,殷誓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

  幽冀之人,素来残暴,昔日所过之处,饿殍遍野,剥肤椎髓,今不知悔改,犹包藏祸心,是故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吾等上尊天意,下顺民心,倾全国之力以伐之;

  集萤虫之火焉能与日月争辉?吾宋国义士,察天时以授,谨以历象,据七州之利,诸将一心,政通人和。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朱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诏命于州郡。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孙策此时就在陈留,他当着三万将士,讨贼檄文一发,顿时声震寰宇。

  他檄文里说督十三州军事,绝对不是一句虚言!

  当即天下各州皆畏其威而纷纷响应,西起河、雒,乃至关中,皆胜兵举旗,各兴兵三四万,宣布讨贼。

  北方鲜于辅、张燕等亦起兵于河北,宣布与袁绍相绝。一瞬之间幽、并、冀州境内皆有义军,就连青州境内都有豪强举兵。

  孙策治下七州之地,更是第一时间熟读檄文内容,怒斥袁绍之罪,纷纷宣布必除此不仁不义之徒!

  但有一点,各地官员都很清楚,绝对没人说袁绍不忠。

  因为讨贼檄文里虽然历数了袁绍的各大罪状,然而很明显的是,从头到尾里面没说一句要向汉室尽忠,只是怒斥了袁绍为子不孝,为将不仁,矫托天命,震怒上帝。

  所以才引得孙策兴兵讨伐,而且最后一句很有意味,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是谁家之天下?

  是汉家?赵家?还是……宋家?

  所有人看完檄文第一反应都是如此。

  如果孙策席卷了赵家,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