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2章 剑指袁谭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若是一次北伐,损失三万精兵,孙策横扫四海六合八荒的气度也要为之重创,北伐甚至可能被迫而止。

  一个盛世王朝在西南或者东北损失三万精兵,可能要十几年的时间对此地谈之色变,朝堂上再无征讨之议。

  哪怕是后世的天朝,拥兵两百多万,而且全是职业强军,一战中损失了三万人,那也该考虑核平对手了。

  因而诸葛亮以为北伐之战,接下来不在于开疆拓土多少,而在于打赢几场关键之战。

  若是能打出几场类似匡亭之战的大胜,袁绍所部由盛转衰指日可待也。

  袁术前期那么强盛,在匡亭被曹操击破几次,损失数万部队,就流转数百里,仓皇逃到了寿春。

  吕布几乎尽有整个兖州,结果与曹操连战连败,几战之后就狼狈尽失兖州,投奔了徐州的刘备。

  袁绍在河北的形势亦然!

  陆逊不无赞叹,说道:“将军所言与周都督不谋而合,周都督亦言,大军应以杀敌覆军为主。”

  “袁熙战败,则幽州动荡,诸侯义师南下,有胡骑万余助战。若袁谭、袁尚皆败,则必有张燕等豪杰起兵归附。”

  诸葛亮面色一喜,问道:“有幽州突骑万余人南下助战?”

  陆逊点头,解释道:“乃是鲜于辅与刘虞余部合兵,聚众三万余。其大军主力受赵将军之命未直接进入渤海,转攻涿县,但万余突骑却是由长史田豫所统帅,到周都督帐下效命。”

  鲜于辅部徒卒主力没有南下,这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一条路线的补给能力有上限,如果十万大军都云集于沿海的渤海一路,那会导致这里的后勤压力直接崩溃!

  算上渔阳的三万余人、周瑜的三万人以及诸葛亮的两万余人,这已经是步骑快要十万了。

  云集在一条狭窄的补给线上,简直是一场灾难。

  部队当然不是越多越好,能快速机动到战场的部队才是越多越好!

  而这支突骑完美符合诸葛亮所需。

  诸葛亮立即起身,说道:“有这支部队南下,必可出袁谭之不意。我军当先破袁谭,然后自清河北上切断袁尚归路!”

  赵室的都城邺县在西南,一直以靠近黄河而享尽地利。

  但如今战线在北,就使得袁尚一旦被清河国切断归路,就难以直接反还赵国国都了!

  在与河北开战之前,江东还不明白袁绍为何在魏郡建都,而建国号为赵。

  江东谋士以为他是考虑到燕赵大地为根基,所以取赵字为国号。

  直到大军开赴进河北,越来越多的情报汇聚过来,众人才更加了解其中原委。

  袁绍的称帝还是非常符合诸夏传统的,还是以封地所在为国号,他把邺县、梁期、武安、涉国四县从魏郡划到赵国。

  本来在汉室魏郡与赵国就相连在一起,邺县同赵国国都邯郸更是只有百余里之隔。

  他把邺县划到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