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章 拓土清河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谭就谨慎的下令停止追击,在东武城西北之地,他还能保证宋军未能踏足冀州,可越过了这一带,他就不敢保证宋军有没有设伏了!

  因而袁谭对全军下令道:“敌骑间出我等之后,逐之可也。穷寇莫追,我等返回营地。”

  这一战虽然没有一战覆灭赵军全部主力,但大胜一场已是事实,至于战果究竟有多少,那完全在于如何汇禀了。

  他幕府的参军大笔一挥,斩首数百级变成斩首两千余级全不在话下!

  再稍微夸张一下,斩首两千余级,变成破敌上万亦是情理之中。

  如今朝廷迫切需要大胜赵军的胜绩以鼓动人心士气,就算知道这战绩中有虚报,朝廷也会乐得承认,主动坐实。

  孔顺、华彦作为这一仗的大功臣,也乐得收兵,毕竟再打下去,若中了宋军埋伏,就反而得不偿失了。

  于是孔顺向袁谭恭惟道:“大王用兵进退有度,不给诸葛亮任何可趁之机。宋军今尤在东南,大王谨慎应之乃是持重之举。”

  这也是整个袁谭势力的共识了,宋军主力在东南!

  他们对西北的宋军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态,那就是这里的宋军一定会进攻袁尚,不会进攻清河。

  这诚然是一种鸵鸟心态,可人总是这样,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否则他们实在没办法想象自己万余人该如何应对南北两路,近十万宋军的围攻。

  而就在袁军后撤的路上,宋军从西北抵达的精兵已经伏击于路。

  这一战伏击的主力正是周瑜所部加上田豫等大量精骑组成的一万八千余精锐步骑!

  宋军以周瑜亲自为都督,率陆逊、魏延、文聘、太史慈、田豫等大将从河间国的弓高县出征,统一由周瑜指挥。以刘晔为幕僚参军,平虏校尉陆逊为先锋,大军合兵行进,经安平国,再迅速渡绛水,在到清河沿线出敌人之后,伺机破敌。

  说起来这个部署似乎非常的麻烦,仿佛经过了大量的郡县,横跨三国,实际上弓高县就在河间国最南端,而广川县就在清河国的最北端,两者相距不过短短数十里。

  只因这数十里的疆域都属于安平国才显得似乎跨境极多。

  但在事迹的河北大地上行军,宋军只是向南数十里,就直插到了清河浦一线,出袁谭之后,在其归途设伏破敌。

  袁谭所看重的那些兄弟相争,各防一域,对宋军而言可没有任何约束性!

  宋军就是要出奇不意,用北方渤海、河间的精锐部队,打袁谭一个措手不及。

  随着大军抵达,周瑜便立即下令士兵在高坡上准备篝火,联络友军。

  其实参谋之前曾经考虑,要不要在各地设置鸟笼,等赵军归途,打开鸟笼,飞出大量的飞鸟,己等就与诸葛亮大军围攻敌众。

  但周瑜直接拒绝了此议,对众将校直接断言,赵军归途必在清河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