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3章 甄宓良言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州刺史高干,是袁绍身死之后,投降于孙策,孙策给他封的职位。

  他在赵室的官职实在是太高了,车骑将军、领并州牧、开府、仪同三司。

  邺城陷落,宋军主力南归,但北伐之路并没有结束,依旧有宋室名将率军征讨不臣之地,向北进兵一路收复长城以南。

  就在此时,高干审时度势率所属九郡,归附孙策。

  孙策因而封其为扬武将军、领并州刺史、祁乡侯,以安其心。

  但此时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高干所领并州,尤其是他所统领的太原、上党一带,根本不受宋室管控。

  所以听闻张纮之言,孙策啧叹一声,说道:“高干,这并能知进退的智士啊。”

  他但凡稍微有一点眼力,也应该清楚,这种形势,不可长久。

  宋室怎么可能允许他一个藩镇长期割据于并州之地?让他不受朝廷节度,不纳赋税,不听调遣?

  那岂不是裂土封疆,给他封诸侯王了!

  况且就算是汉室的诸侯王,都没有他这么大的权力。

  如果他知进退,此时应该像张燕一样,果断的交出兵权,放弃一切军中影响,孤身带着几个老卒、亲信,与妻子数十人进入建康,享受公侯富贵。

  如此作为,哪怕他在关键一战,表现得并不出众,但孙策要收天下之心,安稳黑山部众,绝对不会对他进行屠戮,反而会永保他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

  等孙策登基之后,天下列侯上百名,更不会去在意他一个小小的千户侯。

  江陵千树橘,与千户侯等。千户侯并非直接统领千户封邑,而是把千户缴纳的赋税交给他,这点财富,孙策还是可以轻松拿出来的。

  十几二十年后,他影响消退,只要不是谋反大罪,可以永享太平。

  但高干正好选择了一条与张燕截然相反的道路,意图拥兵自重。

  宋室现在无力再征战下去,所以只要稳住他,并州不起战事即可。甚至只要他不兴兵南下,劫掠冀州,哪怕他在并州用天子仪仗,朝廷都能忍耐。

  可等宋室一旦缓和过来,几乎不用想,大军一定会兵进上党,剿灭这种割据藩镇。

  到时候宋室已经拥有天下大义,精锐王师进讨不臣,他部下臣子都会拨乱反正,或刺杀高干,或举郡而降。

  所以孙策说此方诸侯,既无远略,亦无良谋啊。

  张纮回道:“此正是臣所思之处,高干之所以在并州拥兵自重者,因与朝廷互不信任之故。其不敢弃军而入朝,身居建康。故当此时,应安抚其心,助其招兵买马。”

  “助其招兵买马?”孙策稍微诧异了一下,说道:“高干叛乱,已几乎是必然。若其降半年即复叛,助其招兵买马,岂不是反倒为害?”

  安抚其心的效果,可谓是微乎其微。

  最多拖延高干反叛的时间。

  若孙策与朝廷发生战事,很难想象高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