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1章 永镇云南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1章永镇云南

  尚书台的位置就在昭明宫的前朝,在垂拱殿的西南方向,与垂拱殿东南的三司使正好左右相对。

  在女官传召之后,正在尚书台值守的两位宰相,张昭、张纮立即快步走进垂拱殿。

  两人见到孙策便立即拱手行礼:“拜见陛下,恭问圣安。”

  孙策摆了摆手说道:“免礼,给两位宰相赐座。”

  待两人入座之后,孙策便对一旁的女官说道:“将这封士燮书信转呈两位宰相。”

  张昭、张纮先后迅速扫视一眼书信内容,但神情却大不相同。

  张昭不动声色,庄重肃穆。张纮则眉头微蹙,稍有怒意。

  正是从他手中,六朝古都南京开始形成。可以说他就是一手缔造了南京这座城市的最初者。

  其二则是移民实边,强制异族女性嫁给汉人为妻为妾。好处是没有任何后遗症,朝廷对当地掌控更加牢固。

  宋室这要几百年如一日的移民实边,怕是会使压力极大。

  边境沿线人口迅速充实,胡风尽去,诸夏之风俨然,家国安稳,边患消散,胡虏部落一年比一年衰弱。

  结果士燮信重所言,南中再起变故,将使张纮的这些宏伟规划都大打折扣。

  汉军大军的人数,甚至比他们整个部族叛乱的全部人口都多。

  而与之相比,蛮夷可就太混乱了。

  永昌郡即后世的云南,明廷是怎么解决云南问题的?

  毫无疑问,是派了西平侯沐英永镇云南,然后沐家后人世袭黔国公,遂被称为了沐王府。

  但是显然这个胡汉通婚,是将夷人青壮斩尽杀绝后,由中原百姓纳其寡妇,大棒兴国,完成替代。

  让他去永昌,孙策哪怕不给他卫队,他自己也能组建一支卫队出来。

  这是因为两人虽然都是宰相,可负责的方向却略有不同。

  孙策干脆就给孙权以世袭永昌王的名声,让他和后代都为孙氏永镇边陲。

  孙策的这个政令也是极其精炼,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言之有物。

  道路,是所有问题的一个重要掣肘。

  在任何大一统王朝面前,这种几万人的边疆叛乱,都是随手可灭的存在。甚至一个两百年的大一统王朝,这种战事不知道要经历几百场,可能都不足以列传,只在某位名将的事迹里随手记了一笔,不会超过二十个字。

  关键是在之后的治理,孙策说道:“关于治理之法,朕有两个想法,想听一听卿等意见。”

  要知道,至今开元二年,朝廷终于稍微积攒了一点府库物资,准备进行基建,整饬阡陌,开凿运河以及通渠灌溉了。

  这两个方案,说起来比较复杂,其实总结起来就非常简单。

  这么说,或许寻常人难以理解雍闿究竟有多高名望。

  所以在张昭说完之后,孙策开口:“南蛮叛乱,此非平不可。孤会令吕蒙、张任、甘宁、法正、李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