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章 战后收获和江东基业(求首订,求首订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助英雄,以济乱世。所以鞠躬尽瘁,勉尽忠恪,以辅大业。对屯田事宜不仅尽心尽力,更是思虑的极为周到。

  长江下游之所以能够一郡获稔,则数岁忘饥,除了水土肥沃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稻能够一年两熟。

  豪强之家十月获稻,说的是晚稻。八月种稻,十月收获。此外还有个早稻,四月种稻,七月收获。七月秋收,收的也是这个。小麦是六月收获,粟米则是九月。所以中原王朝长期一年两次征收赋税,分别在夏秋收税。

  而大宋能够富庶的远迈前朝,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宋朝官员十分注重推广高产作物,在南方普遍推广了占城稻,可以分早、中、晚稻,甚至可能一年三熟,而且亩产量有所提升,所以稻谷的总产量大幅提升。

  对部下,孙策从来都不吝激励和许以壮志宏愿,他笑着对刘由说的:“昔汉遣轻车使者氾胜之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其人著《氾胜之书》,享誉千古。刘都尉在江东督三郡种稻,使江南之地丰稔,成鱼米之乡,成就未必就弱于氾胜之。我期待刘都尉能著《刘由农书》,造福万民。”

  这既是孙策给他许诺的高官厚禄激励,允其都督整个江东农业。同时也是对其理想追求的直接肯定。

  人嘛,不可能一直都那么物质,或多或少都有点理想主义。刘由本身就属于一个偏理想主义的文士,著书立作这种事千古以来都是文人最高的精神追求了。

  汉时农书数家,氾胜为上。《氾胜之书》,总结的种麦法、种瓠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干法等,每一个都效果卓越。

  刘由作为屯田都尉不可能不看《氾胜之书》,甚至种稻法,还有水田如何开垦,稻田水温如何调节,如何种桑嫁接,书中都有记载。

  对这些刘由精熟于心,也有精益求精之心,便信心十足的对孙策说道:“由必会虚心向力田者请教种田经验,总结农桑之法,劝课农桑,执导耕种,使江东丰稔,一如关中。”

  孙策摆了摆手,坚定的说道:“刘都尉你太谦虚谨慎了,江东丰稔,可绝非关中能比。我相信你才干,必能使江东肥沃,远胜天府之国。钱粮稻谷、蚕桑丝锦,具为天下之冠。”

  说到养蚕缫丝,刘由想起自己前来的另一件事,说道:“将军,江南桑树抽枝发芽比北方要早近一个月,如今二月桑树已经有了桑叶,但横江亭中,将士妻女手中簇箔短缺,亦待关注。”

  簇箔就是养蚕的工具,其中箔是养蚕时铺在地上的席子,刘大耳织履贩席中的席子,应该就包括这个种类。簇则是给蚕吐丝用的簇器,高端专业的可以用藤编制,可以用木搭建,普通百姓用的最多的则是麦秸垛。

  这些东西准备起来不难,况且哪个县还没有几个刘大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