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 江东二张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山越发起叛乱,经年累月都难以平定。必须要派一位大将过去坐镇丹阳,及时将可能出现的叛乱苗头扑灭。

  思来想去许久,最适合的大将还是周瑜。

  派其他大将过去,统领丹阳郡兵?那显得好像要架空周尚似的。丹阳郡府很难不胡思乱想。他们都已经给孙策提供了这么大的支持,结果孙策现在好似要夺取丹阳。

  毕竟孙策麾下本来就有一位丹阳太守吴景、一位丹阳都尉孙贲。

  只有周瑜本就是周尚从子,又才能卓著,可以震服一郡,最适合这个重任。

  所以孙策开口说道:“我以如今的部队攻取吴郡、会稽,平定山越,已然足够。需公瑾你坐镇丹阳。”

  周瑜乃天下之奇才,当然理解孙策难处,微微颔首,说道:“此事的确非我莫属。以伯符骁雄,宾礼名贤,交御豪俊,收兵吴会,年内可定。待功成业立,我们再把酒言欢。”

  “哈哈,好!”虽然知道这一别,或许一两年就见不到了,但孙策依旧豪情万丈。

  用一两年的时间,换取周郎归心,孙策是等得起的。毕竟这一两年内,没有什么紧迫战事。

  现在的情况下,周瑜算是客将,率军助孙策作战。他属于丹阳太守部将,跟孙策协力攻打刘繇。有点类似陈平助刘邦讨秦,赵云助刘备救援徐州。都是因为意气相投。

  只有等孙策势力彻底成型,有了争霸天下之势,周瑜再非袁术部将,前来投奔他,那双方才算是君臣关系。

  而且孙策期待这位东吴大都督去结交豪杰,不然他又怎么结识鲁肃呢?

  送别周瑜,孙策没有临歧伤感,而是赠给他一首名篇:“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这首诗完美符合当下二人的形势,杖剑对酒,慷慨高歌。

  周瑜听完,亦感觉心胸开阔,洒脱大笑,说道:“好!伯符果然才略绝异,此诗有刚毅之度,豪情之志,光彩照人。大丈夫当如是,为建功立业,杖剑壮别!”

  有此豪情壮志,周瑜当日便将部下六千之众交割给了徐琨,自己则带着两名随从策马返回了丹阳。

  但可能真的是有运势这种东西,周瑜离去,孙策次日便收获两名贤才!

  而这两名贤才,正是孙策第二次写信招来的知交故旧。张纮和张昭。也就是演义中并称的江东二张。

  但其实两人都不是江东人,一个是徐州彭城人、一个是徐州广陵人。俱以才名知于州郡。尤其张昭,曾经被徐州举为茂才。但张昭看不起陶谦,所以不应,被陶谦愤而拘押。靠着广陵太守赵昱营救,方以得免,避难广陵。但后来徐州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张昭于是南渡江东。

  吴郡丹徒县跟广陵郡郡治广陵只有一江之隔,两县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