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章 霸王真正的穿越改变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连出门一趟都得申请路引。

  毕竟绝对的平均,就意味着绝对的低效。

  可是要把这万余将士的亲属都安排成工商户,孙策一时还真找不到什么安置之法。

  工户!这在中原是非常稀少的。整个元朝,匠户才几十万。

  孙策手里寥寥几个县,要养上万匠户,的确是压力极大。

  如果不是站在吴县这片鱼米之乡,这种念头,孙策连想都不敢想。

  这里实在是太富庶了,一郡获稔,则三郡皆数岁忘饥。

  孙策郑重的向张纮请教:“君以为应当以何法安置将士妻子,以安其心?”

  张纮认真的为孙策梳理了一番:“衣食住行为民生之要,故有黄帝之妻嫘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我以为当从纺织着手,安置将士妻女。”

  “将军所虑者,无非是财货不足,难以供养匠户。但若匠户本身生产的便是财货,如布帛等可为货币。则在供养匠户之余,结余还能扩充将军府库财富。”

  “将军须有信心,在任何郡县,只要能去除战乱,稳定生产,产出的财富一般都要多于消耗。”

  孙策沉吟,微微颔首。他不由的再度想起来云锦。

  工业这东西,最主要的就是一个规模化效应。没有什么大而不强之说。

  重工业的魅力就在于大,在于多。大就是强,多即是美!

  一个规模上万的纺织厂,纺织技术、生产规模和技艺水平就一定强于一万个小农家庭的闭门造车。

  云锦就是刘裕北伐之后,将大量北方工匠迁到了建康,设置锦署,从而诞生的。

  孙策现在不需要北伐,就有大量的北方工匠逃难到江南,如果可以把这些人都组织起来,从事纺织。

  说改变整个江南的面貌可能不太行,但将吴县的纺织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完全不在话下。

  孙策若有所思,问道:“君言下之意是将士在军中,妻妾在官府工坊之中,皆有薪俸?”

  张纮补充说道:“我为将军治军务,深知营中士卒来源斑驳复杂。将军日后必不能一直倚靠流民、俘虏为来源,若要向治下募兵,必须令百姓看到从军之利。”

  孙策坚定的点头!这是绝对的。

  孙策日后挑选兵卒,必然是挑选治下最优秀的兵源,选拔最出色的人才。绝不允许,募兵制下,还像大宋一样,充斥着罪犯、土匪之类的。

  这会极大的贬低士卒地位,导致百姓不愿从军。人杰耻于从戎。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道理。

  如果一位教师,让所有学生都值日打扫厕所。那打扫厕所这件事就是一个班级义务。

  可如果一位教师,平时只让差生去打扫厕所。那让一位中流学生去打扫,他就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贬低。如果让一位名列前茅的学生去打扫,他会直接心态失衡,自暴自弃。

  所以大宋朝才会出现七品文官转三品武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