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章 设置军器监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策有些印象,应该曹魏名臣,史书单独列传的那一种。

  事实上,这就是孙策太低估何夔了。

  他可不是史书单独列传,而是排名比钟繇、华歆还要靠前的名臣,更是远在程昱、郭嘉、刘晔、蒋济之上。

  只能说内政贤才都吃了上不了《三国演义》的亏,他跟国渊、刘馥、司马芝一样都是赫赫有名的内政贤才,当世声名也在程昱、郭嘉之上。但后世人基本上都对郭嘉这个司空府的府吏参谋如雷贯耳,但对总览一方军政大臣的名臣却几乎没怎么听过声名。

  比如这位何夔,孙策是真想不起他有什么具体事迹,便问道:“其人才能如何?”

  “其人自幼丧父,与母兄居,为人孝友,长八尺三寸,容貌矜严。因慕我声名,曾前来拜访。我与之谈论治理吴郡之法,其人颇有见解。尤其他反对齐一大化,令我感触极深。”

  反对齐一大化,也就是反对一刀切的政策。主张因地制宜,使长吏临时随宜,上不背正法,下以顺百姓之心。

  孙策瞬间为之动容,这的确是最适合负责吴郡工商业的人才。

  就以目前吴郡初定,人情不一的情况,孙策也没法指定出一个标准的商业税收之法。

  就连很多交易,现在都不是使用通宝,而是在以物易物。更有很多百姓甚至都没见过通宝,这种情况下,怎么制定律法刑名?

  的确是需要有个能力极强的人才,因地制宜,设置市场,并行草市,促进工商业的繁荣。

  孙策是最讨厌那种以条件不足就不发展商业的思想。

  条件不足,就有什么条件,发展什么水平的商业。至少你得发展起来,才能逐渐去一点一点的完善。

  条件不足就不发展了?那是所有人都守着农田搞小农经济?还是期望着忽然有一天各种条件自然而然的全部齐全了,一步到位发展出来一个先进、完善的商业模式?

  所以孙策说道:“如今吴郡虽然只是初安,百业俱废,但商业复兴亦不能忽视,就任命何夔组建市尉司开辟各城邑市场,招徕商人前来贸易,并于乡里便利之地设置草市,以便百姓交易。”

  “至于商税不急于一时,可令酌情而定。”

  安排完何夔,孙策问道:“可还有其他俊杰?”

  张昭笑着点头说道:“中原战乱,避难于江东之俊杰不可胜数。大部分我都已经简而用之,只有几个其中翘楚,我才荐于将军,需简在于心。其他还有不少人,郡府都已经征辟。朱府君亦要从中举荐两名孝廉。”

  说的倒也在理。这么多人才张昭也不可能一次全部介绍一遍。

  不过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的。既然已经举而用之了,孙策也不需要现在就去关注,早晚会崭露头角。

  随后孙策看向张纮,问道:“军中器械情况如何了?”

  张纮拱手:“正欲与将军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