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章 筑堤捍水,垦殖水田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亩地?

  包括后世很多人一提发展农业,精耕细作,也只是知道这个概念,对具体内容一无所知。就以为是给百姓分十亩地,让他们自己去守着自己那十亩田,拿着耒耜、锄头埋头在地里精细耕耘。以为这就是小农经济,这就是发展生产。

  其实这不叫小农经济,按照这种思路,水平最多叫刀耕火种。对农业的理解水平上限也就是井田制那种级别了。每个人挑水灌溉自己田垄内这九分地。以为这就叫精耕细作。

  事实上,农耕的士大夫们见识都比这些后世普通人更高。他们还知道,要发展农业,必须让百姓目光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超脱出来,集结人力才能发展农业,使田地不再靠天吃饭。

  而中原农业经济之所以在宋朝进入腾飞,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宋朝不立田制,大庄主、大员外们能够集结大量的佃农兴修水利,改造良田。所以才能有岁入百万石的恢宏场景。

  其实只要没有战乱,没有人为干预,中原的农业经济一直是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孙策才穿越半年,基本上对国家政治、经济、选拔制度没有任何改变,就连军事方面,都是纠正了小霸王的历史偏差,重新回归正轨,按照当下东汉朝廷的模式施行的募兵制。

  尤其是在最重要的农业经济方面,他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干预,只是承认了当下客观存在的庄园经济模式。

  若是没有战乱,按客观规律发展下去,江南的这些豪强会跟永嘉南渡以后的士大夫们一样,带着部曲将江南开发出来。

  而众所周知,江南的第一次开发,就是因为衣冠南渡。在大世族部曲和宗族血亲的抱团开发下,江南大量农田被开垦,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升。

  反倒是北面的鲜卑人刚刚入主中原,治国的想法跟后世普通人一样,完全靠着纯真和想象。

  看到均田制,顿时一拍手,这不是完美的农业制度吗?每个人都守着几十亩农田,有田可耕,那我大魏江山还不是千秋永固?至于均田结束,后面发生的事情,就算后世普通人也能倒背如流了。

  可中原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可以给诸夏民族一次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国家大乱,兵戈四起,王朝进入更迭,重新洗牌,经济秩序被打破,可以重新设计经济制度。

  这时候该怎么选?封建王朝的帝王将相怎么选还不好说,但这要是个普通穿越者,绝对已经开始大喊大叫:平均授田,禁止土地交易,精耕细作!

  孙策叹了口气,自己要发展江南,任重而道远啊,怎么打破很多人,尤其是普通小农的观念,绝对是重中之重。

  他凝重的问道:“征募徭役可还顺利?一共征募了多少百姓?”

  顾雍立即回道:“征募过程倒还顺利,之所以渠堰选在东陵乡就是因为本乡三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