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四章 驯马_玩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到了十一月,也就是现在的正月。全\本/小\说/网

  新炉终于在李红还没有返回时建好了。

  王画准备开炉,但不是烧制新瓷,而且试验土质。

  这才是一个开始,在前世烧制细瓷一般有八十几道手续,如果是那种顶尖的细瓷,手续将达到一百多道。当然现在,没有那么多,有许多手续因为没有科学仪器也无法实现。最比如现代烧瓷,炉火温度根据不同需要,控制在八百度与一千两百度,上下温度不能误差二十五度,精致的瓷器误差十度都不允许。

  在唐朝可能实现吗?

  更不要说各种化学仪器设备了。

  但是程序也有不少,并且为了技术的熟练,工人就分为原料加工、制缸轮工、制碗轮工、托工、装窑工、烧窑工、清窑工、行货工、搬运工,甚至后面还有画工、割笼工等等,匠人还分为小捏盘、大捏盘、主捏瓶等等。而王画原来的职业就是画工,在烧出瓷器原坯后,剔出图案上彩的活。不过到了王画这种地位,他出手的活已经非同小可了,在市面上基本上很难看到。

  这也是王画买人转手的瓷窑原因。现在对人力资源很漠视,除非真正的人才。实际上这些基层工人同样很重要。

  但经过王画改进后,比如装匣,许多工人就没有做过,这还有一个摸索熟悉的过程。

  其实实验土质比较好办。主要是后面的事,瓷彩与瓷釉。

  这个配方才是攻克新瓷的最大关健与难度。各种不同瓷釉的配方都不相同。比如白釉就是用产于禹州南北屏山的白碱原石,粉碎制成的,黑釉又产自于彭城,黑青却来自于外国,以及元青花同样也是来自于渤泥与西域伊拉克一带。有的现在王画还有条件能找到,有的根本是望洋兴叹,这要通过大食商人协商一下,看能不能帮忙。这希望很缈茫,就是人家答应帮忙了,也必须等到王画烧出精瓷,有了商业交往后,看在贸易的份上,才有可能帮助。但就是帮助了,也未必会找得到。

  还有工艺的问题,比如打泥浆,也要制作出一些器具,利用水力,加快打浆速度,提高泥浆的融合性。这样烧出的瓷器原胎才会更紧密。其实等于一半是彻底推翻了旧工艺了。

  王画将他父亲喊来商量。不可能为了试验土质开一次或者开数次窑炉,太浪费了。

  因此,顺便让他父亲烧瓷器,夹在中间,将不同的土质做一个试验。除了这一点外,还有因为又开了一个窑炉,必须再次聘请工人。这都需要他父亲的帮助。

  这些天,他这个儿子在古古怪怪地造这个新窑,王迤一直在观看。有的能明白,还给了他一些启发,有的就不明白了。而且看到这个儿子态度很慎重,在窑洞四周不惜本钱,砌了一个高大的围墙。

  既然儿子这样说了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