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 托 上_玩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北百姓把他与在翼州滥杀士女的契丹先锋何阿小并称“两何”说:“唯此两何,杀人最多”七日,武懿宗竟向皇帝上奏,要求把从贼的河北百姓“尽族诛之”他不仅要杀害被契丹胁迫而又回来的百姓,而且要杀尽他们全家老老武当然没有昏到这地步,听从他的意见。但也没有追究,还继续让他统领京城所有屯兵。

  还有一件事,因为老吉的告发,武则天让他与来俊臣主审刘思礼谋反一案。结果在武懿宗策划下,宰相李元素、孙元亭、天官侍郎石抱忠、刘奇等凡弥家,皆海内名士全部被屈打成招,几千人被诛或者流窜。也因此,耿直的老吉被史书枉为武周十八酷吏一员。

  近来王画才渐渐知道这件公案的真相,非是史书那样简单。刘思礼“谋反”的动机是“非佐命无以致之”的太师,在当时除了拥立太子即位,没有能达到这个目的的。其他的宰相或官员,估计也有这个动机。不然没有老武的授意,不可能酿成这样的大案,多少权贵与名流?恐怕就是武懿宗也得掂量一下后果。

  但正是因为这件公案发生后,李旦集团力量再次被削弱。太子李旦也竭力促成庐陵王李显恢复太子地个。以抗衡武氏集团对他的打击。两位宰相被杀后,三月召庐陵王回京,九月李旦辞让太子,任命庐陵王为太子,赐姓武氏,争夺储位的斗争暂时告一段落。

  所以看史书不能深看,一深看,都很丑陋。

  还有武攸暨,也就是秋公案中的武攸德与大明宫词中的武攸嗣,太平公主的丈夫,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看似这个男人很没有用。其实这个人与李旦一样,都是一个极其深沉的人。手段高妙,老武曾封他为定王,可他却固辞不受,把老武气着了,反而从安定郡王降为乐寿郡王。但他在武氏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加上他还有一个开府仪同三司的虚职,可这是从一品的虚职。再加上他的深沉,如果因为表象看轻了他,有可能死得有多惨就会有多惨。

  而且武氏眼看登基无望,他们是铁了心拥护李显的。这个原因很简单,李显一直下放,在朝中与武氏仇恨很但李旦不同了,坐过一段时间愧儡皇帝,又做过很长时间皇太,尸间是是非非很多,讨节仇恨更史书没有记载,但李显最后顺利登基,武氏功不可没。而且打击李旦与太平公主集团中,武氏也出了强大的力量。可惜,李显自己不争气。反而为韦后与武氏掣肘,最后祸起萧墙。

  那是以后的事,如果眼下不借助武氏的力量,想想相王府中那些能人奇士吧,王画也不要斗了。直接认输,省得到时候拖到午门外处斩。

  所以行事不能看表,还要看里。否则最后下场就象老张一样,做了几天王,这是做枪头的奖赏,赏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