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大食窑、波斯陶_玩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对他只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这也不是行军作战,需要大量的战士牺牲,何乐而不为?

  还有瓷器,不能想,一想问题很多。瓷器,他现在时间很紧,没有怎么过问,可不能小视了中国人的模仿能力,无论是青山沟韦郑两家的仿钧瓷、仿定瓷、定白、定黑、酱色瓷、茶叶末瓷、仿汝青,还是自家的青花、釉下三彩、五彩,都开始有人仿制,甚至有人勾引三家瓷窑上的技工出卖技术。

  反正现在盗窃技术,没有那一条律法规定是犯罪。还真有人仿得七七八八。以至贺掌柜特地跑到长安,面带忧愁地对他说,象这样下去。再过三四只,技术全部被人掌握了,也不用保密。还将账单给他过目,因为出现大量仿制品,瓷窑的效益开始逐步下降。

  当然比其他妾窑的效益,还是不可同日而语。

  王画拍了拍他肩膀,让他稍安务燥。一旦海船试验结束,大航海开始,也许贺掌柜都不会将瓷窑的财源当作一回事。

  凭借这些仿制的瓷器。还绝对与王家现在几大瓷窑是无法比拼的。可王画想到了另一件事,突厥的西边就是大食。

  大食窑!

  这里的大食窑不是烧瓷器的,也不是烧砖瓦的,而是烧铜。“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

  ”明初曹昭《格古要论》这里所说的就是掐丝珐琅,再说一个。词,就是景泰蓝。

  景泰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而是一个外来文化,从元朝大食窑传入中国后才出现的。先大食人烧,后来是中国人烧。但经过中国艺人的努力,工艺已经远远超过大食窑。只在景秦蓝某些方面还有看到一些大食窑的影子。

  然后中国的景泰蓝传到日本后。日本本身有着不弱的烧铜工艺,可不知道具体配方,七烧八烧的。烧出另一种工艺品,七宝烧。但两种工艺品价格不能相比,一件七宝烧顶多在市场上拍卖几万块钱,然而一件正宗的景泰蓝,最少几十万,好的能达上几百万。

  但可能传入中国的时间更早。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中记载:“予得一瓶,以铜为胚胎,傅之以革,外为觚棱,彩绘外国人之奇形诡状。却似琉璃,极其工巧,不知为何物。”这还是大食窑,说明南宋就有了这种器物。

  进一步证明大食与东罗马的掐丝珐“六更早,在唐初甚车比唐朝更早就出现了众种,共技术煦叩旧来考古家又发现唐朝也有了自己的金属掐丝珐琅工艺。不知什么原因,这种工艺技术没有留传下来。王画到了这个世界后,还没有看到在唐朝出现过,也许现在还没有出现吧。但看到了一些单位波斯进口过来的金属器具上有一些金属掐丝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